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祖的意思、三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祖的解釋

(1).指三位祖先。《左傳·哀公二年》:“曾孫 蒯聵 敢告皇祖 文王 、烈祖 康叔 、文祖 襄公 ……以集大事,無作三祖羞。” 楊伯峻 注:“三祖,皇祖、烈祖、文祖。”《文選·潘嶽<關中>詩》:“三祖在天,聖皇紹祚。” 李善 注引 臧榮緒 《晉書》:“ 宣帝 追號曰 高祖 , 文帝 號曰 太祖 , 武帝 號曰 世祖 。”《金史·禮志一》:“至 唐高宗 始以 高祖 太宗 崇配。 垂拱 初,又加以 高宗 ,遂有三祖同配之禮。”

(2).指 三國 魏 武帝 曹操 、 文帝 曹丕 、 明帝 曹叡 。《三國志·魏志·明帝紀》:“有司奏: 武皇帝 撥亂反正,為 魏太祖 ,樂用武始之舞。 文皇帝 應天受命,為 魏高祖 ,樂用鹹熙之舞。帝( 明帝 )制作興治,為 魏烈祖 ,樂用章斌之舞。三祖之朝,萬世不毀。”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樂府》:“ 魏 之三祖,氣爽才麗,宰割辭調,音靡節平。”《舊唐書·德宗紀下》:“文雅中興,夐高前代,《二南》、三祖,豈盛於茲。” 胡蘊玉 《<中國文學史>序》:“其時三祖葉其高論,七子分其麗則。”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三祖”是漢語中具有曆史性與宗族性的複合稱謂詞,其含義需結合語境具體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兩類釋義:

1. 宗族譜系概念 指一個家族中三位重要的先祖,通常包含始祖(首位立姓者)、太祖(開創基業者)及高祖(承前啟後者)。例如《禮記·王制》記載的“三昭三穆”制度中,三祖被納入宗廟祭祀序列,體現古代宗法制度對祖先地位的層級劃分。

2. 曆史專稱 特指曹魏政權的三位奠基者,即:

語源演變 該詞最早見于《尚書·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漢代經學家将“三祖”與“三公”對應,衍生出輔政重臣的引申義,但此用法後世逐漸式微。

網絡擴展解釋

“三祖”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一、指三位祖先

  1. 曆史文獻中的用法:最早見于《左傳·哀公二年》,記載蒯聵(衛莊公)祭祀時提到的“皇祖文王、烈祖康叔、文祖襄公”三位祖先。
  2. 擴展含義:可泛指某一家族或朝代的三代重要先祖,如《金史》提到唐高宗時期“三祖同配之禮”。

二、特指三國曹魏三帝
專指魏武帝曹操、文帝曹丕、明帝曹睿三代君主。這一用法在《三國志·魏志》等史料中有明确記載,反映了曹魏政權早期的核心統治集團。

其他引申用法
在宗教或學派中,可比喻創始人及其重要傳承者(如佛教三祖、道教三祖等),但此屬文化引申義,非本義。

例句參考


若需更詳細的曆史典故或宗教引申案例,可參考《三國志》《晉書》等典籍,或查詢宗教學術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坳窊巴苴半截保壘冰弦玉柱碧檐博學多識晨餐崇雅黜浮澹灔大司務大體耳聾眼黑方領圓冠公教人員貴損駭慌汗珠黑甜黃菅慌張勢煞餞送奸憸機道嶻然績謀極目遠望金蕉緊絭扃室卷席而葬開山斧愧慚魁颀蓮鈎裂地分茅林慚谷愧樓船軍露地面分面染米南宮腦後内任潘令蓬亂破多羅鋪馬劄子傾銷棄辱氣勢栖逸上軍沙瓶跳進黃河洗不清同天節玩賞未殊無不達小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