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朔的意思、三朔的詳細解釋
三朔的解釋
指農曆正月初一。《初學記》卷四引《玉燭寶典》:“正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亦雲上日,亦雲正朝,亦雲三元,亦雲三朔。” 明 張居正 《賀元旦表》之六:“茲維端月,三朔肇臨。”
詞語分解
- 三的解釋 三 ā 數名,二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叁”代):三維空間。三部曲。三國(中國朝代名)。 表示多次或多數:三思而行。三緘其口。 筆畫數:; 部首:一; 筆順編號:
- 朔的解釋 朔 ò 農曆每月初一:朔日。朔望(“朔日”和“望日”)。 始:“皆從其朔”。 北方:朔方。朔漠(北方沙漠地帶)。朔氣。朔土。 筆畫數:; 部首:月;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三朔”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相關解釋如下:
基本解釋
三朔指農曆正月初一,即春節的第一天。這一說法在多個權威文獻中均有記載:
- 根據《初學記》引《玉燭寶典》所述,正月被稱為“端月”,其首日有多種别稱,包括“元日”“三元”“三朔”等。
- 明代張居正在《賀元旦表》中也提到“三朔肇臨”,即正月初一的來臨。
詞源與用法
- “朔”的含義:在農曆中,“朔”指每月初一,“三朔”字面可理解為“三個朔日”,但實際特指一年之始的第一個朔日,即正月初一。
- 使用場景:多用于古代文獻或正式文書中,如賀歲表章、曆法記載等。
其他可能的解釋
部分資料(如、3)提到“三朔”作為成語表示“三個月的時光”,但此說法未見于主流典籍,可能是現代擴展或誤讀。建議結合上下文或權威古籍進一步确認。
- 核心含義:農曆新年首日(正月初一)。
- 文獻依據:以《玉燭寶典》、張居正文章為典型來源。
- 注意:若需引用“三個月”的解釋,需謹慎考證其出處。
如需更多細節,可查閱《初學記》《玉燭寶典》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朔的意思
《三朔》是一個詞彙,通常用來指代農曆月份的第一天,也就是每個月的初一。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三朔》的部首是“日”,總共有4個筆畫。
來源
《三朔》一詞源于古代漢語,其中“三”表示月份中的第一個數字,而“朔”表示月初、新月。
繁體字
《三朔》的繁體字為「三朔」。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三朔》的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
例句
1. 今天是三朔,我要去祭拜祖先。
2. 明天是新的一個月的三朔。
組詞
三月、三季、朔風、朔日。
近義詞
月首、初一。
反義詞
滿月、月末。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