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十六書的意思、三十六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十六書的解釋

三十六封有關 隋 兵渡 江 的告警文書。 宋 範成大 《胭脂井》詩:“三十六書都莫恨,煩将歌舞過 揚州 。” 沉欽韓 注:“《大業拾遺録》: 煬帝 夢見 陳後主 ,語雲:‘三十六封書,使人恨恨。’前人莫解何謂。蓋 隋 兵渡 江 警書為 張貴妃 所沉閣者。”一說三十六非實數,極言其多。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十六書”是一個曆史典故詞彙,其含義和出處可通過以下要點解析:

一、基本釋義

指隋朝軍隊渡江滅陳時,陳朝邊庭發出的三十六封告警文書。據《大業拾遺錄》記載,隋炀帝曾夢見陳後主責備他:“三十六封書,使人恨恨”,暗指陳朝因未及時處理警書而亡國的遺憾。

二、典故背景

  1. 曆史事件:隋朝南下攻陳時,陳後主寵妃張麗華(張貴妃)将邊關告急文書扣壓,導緻陳朝未能及時應對而滅亡。
  2. 文學引用:宋代範成大《胭脂井》詩雲:“三十六書都莫恨,煩将歌舞過揚州”,沈欽韓注解指出此典與隋炀帝夢境相關。

三、延伸含義

四、使用場景

多出現于曆史評論、詩詞賞析中,用于影射因疏忽導緻的重大失誤,或借古諷今表達憂患意識。


注:不同文獻對“三十六”是否為實數存在争議,部分學者認為其泛指數量多而非确數。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十六書》的意思

《三十六書》是指中國古代文獻的分類體系,總共分為三十六種不同的類别。每一種類别都是一種特定的文獻形式或者體裁,如曆史、經典、紀傳體、編年、子部等。

《三十六書》的部首和筆畫

《三十六書》沒有一個特定的部首,它是由多個不同的字組成的。例如,“三”是字頭,它是一個由三個橫畫組成的基本字;“十”是中部,它是由兩個橫畫和一橫折畫組成的基本字;“六”是字尾,它是由六個豎畫組成的基本字。

《三十六書》的來源和繁體

《三十六書》最早可以追溯到東晉時期的文學著作《文心雕龍》中。後來經過曆代的整理發展,逐漸形成了現在我們所熟知的三十六種文獻類别。《三十六書》在繁體字中的寫法和簡體字中基本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例如,“三”字在古代常常被寫成“又”字,它是由三個橫畫組成的;“十”字則是由一個豎畫和一個橫折畫組成的;“六”字可以寫成“⺗”字,它是由六個豎畫組成的。

《三十六書》的例句

《三十六書》具體的例句如下:

史部: 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魏書、晉書、南齊書、梁書、陳書、北齊書。

經部: 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公羊傳、谷梁傳、左傳、國語、 鄭莊公問禮疏、韓非子注《禮經》。

子部: 論語、孟子、陳涉世家、黃石公三略、司馬法、樊哙種樗、呂不韋列傳 、淮南子、公孫龍子、韓非子。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三學生、十分注意、六月初七。

近義詞:三十六種、三十六部。

反義詞:非三十六種、非三十六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