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三制的意思、三三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三制的解釋

(1).抗日戰争時期,中國共6*6*黨在抗日根據地建立民主政權時,實行的一種人員分配制度。即在政權機構中,中國共6*6*黨、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各占三分之一。 毛6*6*東 《團結到底》:“共6*6*黨員在敵人後方消滅敵僞政權建立抗日政權之時,應該采取我黨中央所決定的‘三三制’,不論政府人員中或民意機關中,共6*6*黨員占三分之一,而使其他主張抗日民主的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占三分之二。” 續範亭 《延安五老》詩:“身體力行三三制,把握政策與主義。” ********* 《春遊雜詠》:“團結三三制有力,信心定可息狼煙。”

(2).指把全體成員分為三部分,分工明确,定期輪換的制度。如:三分之一人員工作,三分之一人員調查研究,三分之一人員學習。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三三制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三三制”是一個多義詞,主要包含以下兩種含義:


一、抗日戰争時期的政權制度(核心含義)

背景與提出
1940年3月6日,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據地的政權問題》中正式提出“三三制”政策,旨在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推動民主政權建設。該制度首先在陝甘甯邊區等根據地實施,成為政權組織的核心原則。

具體内容

曆史影響


二、其他領域的分工或管理制度(次要含義)

  1. 組織管理:将成員分為三部分,分别負責工作、調研和學習,定期輪換。
  2. 教育體制:部分資料提及小學至初中劃分為“低年級—高年級—初中”三階段,但權威性較低。

附:公式表示(政權制度)

政權人員比例可簡化為:
$$
text{共産黨員} : text{左派進步分子} : text{中間分子} = 1 : 1 : 1
$$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案例或政策細節,可參考上述來源中的曆史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三制》的意思

《三三制》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某一規則或制度中,根據特定的規定,将事物分為三個等級或分類。它是由“三”和“制”兩個字組成的。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三三制》的部首是“一”和“口”,其中“一”部表示“一”,“口”部表示“口”。它的總筆畫數為7畫。

來源和繁體

《三三制》這個詞的來源并沒有确切的官方文獻記載,可能是由人們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它的繁體形式為「三三制」。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對于《三三制》,在古代漢字中,它的寫法可能根據不同的時代和書法風格會有一些變化。

例句

1. 這個國家的教育體系采用了三三制,将學生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

2. 在公司内部有一套嚴格的業績評估制度,按照三三制對員工進行崗位晉升。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三三一制、三三五制、制度。

近義詞:三級制度、三級分層。

反義詞:一元制、不分等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