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教布衣的意思、三教布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教布衣的解釋

南唐 詩人 陳陶 自號。 陶 通釋、老,善天文曆數,隱居修煉,後不知所終。 宋 葉廷珪 《海錄碎事·人事》:“ 唐 陳陶 ,以詩名,兼釋、老學,自號 三教布衣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三教布衣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的特定稱謂,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主要包含以下兩層核心含義:

  1. 字面釋義與身份象征

    “三教”指中國傳統文化中儒、釋(佛)、道三大思想體系;“布衣”本指粗布衣服,代指未出仕、無官爵的平民百姓。因此,“三教布衣”字面指兼具儒、釋、道三家學識修養的平民知識分子。這類人通常學識淵博,精通三家思想精髓,卻甘于淡泊,不慕功名,終身保持平民身份。

  2. 特指曆史人物與精神意象

    該詞在曆史上特指唐代隱逸詩人秦系(約720-800年)。秦系長期隱居山林,精研儒、釋、道經典,詩名卓著卻屢拒朝廷征召,終身未仕。其友人、文學家劉長卿在《贈秦系》詩中譽其為“群公誰讓位,五柳獨知貧”,後人遂以“三教布衣”尊稱其不慕榮利、融通三教、安貧樂道的高潔風骨。後世亦用此詞泛指具有類似品格與學識的隱逸高士。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三教布衣”是南唐詩人陳陶的自號,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三教”指儒家、道家、佛家三種思想體系,“布衣”原指平民穿的麻布衣,後引申為未入仕的普通人。該詞組合形容陳陶融合三教學說,卻甘于隱逸、不慕權貴的生活态度。

二、人物背景

陳陶是南唐時期詩人,精通釋(佛)、老(道)之學,擅長天文曆法,隱居山林修煉,最終去向成謎。他以“三教布衣”自稱,既表明學術造詣,又強調淡泊名利的品格。

三、文化内涵

  1. 精神追求:象征超越世俗名利,注重内在修養與思想融合。
  2. 隱逸象征:宋代葉廷珪《海錄碎事》記載其事迹,成為文人隱士的典型代表。
  3. 身份标識:古代“布衣”多指未出仕的讀書人(如諸葛亮《出師表》“臣本布衣”),此處更凸顯三教兼修的特殊性。

四、使用場景

多用于贊頌淡泊名利、學識淵博之人,或描述古代文人隱士風骨。例如:“他雖才華橫溢,卻如三教布衣般寄情山水。”


注:以上解析綜合《海錄碎事》等古籍記載及權威詞典釋義,欲查完整出處可參考、5、9的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八荒北方話杯中兵勢差疊昌辰楚操詞體翠滑存心積慮當耳邊風點閲蜚雲風絮風軒憤恨賦丈宮榭光巴官舍鴻等毀丑姣羞傑秀激發景龍鋸齒攫金科教興國刻木溘至寬餘浪蝶遊蜂廊食冷貨裂域鸾镳鹵拙媚趣蒙愚門上滵汩莫可奈何齧折匏巢鍬掘騎龍弄鳳青料齊人扇奬施化水痕四虎特奇通寬團圓餅文衣箱底消極怠工謝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