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壺的意思、三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壺的解釋

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 方丈 、 蓬萊 、 瀛洲 的合稱。 晉 王嘉 《拾遺記·高辛》:“ 三壺 ,則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壺 ,則 方丈 也;二曰 蓬壺 ,則 蓬萊 也;三曰 瀛壺 ,則 瀛洲 也;--形如壺器。”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壺”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來源于古代神話傳說,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三壺”指傳說中的海上三座神山,分别為方丈(方壺)、蓬萊(蓬壺)、瀛洲(瀛壺)的合稱。這三座山在古籍中被描述為仙人居所,形狀類似壺器,故得名。

二、出處與擴展

  1. 文獻記載
    晉代王嘉《拾遺記·高辛》中提到:“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
    這三座山被認為是虛無缥缈的仙境,象征長生不老和神秘色彩。

  2. 名稱由來
    因山形似壺,故在原名後加“壺”字,如“方壺”“蓬壺”“瀛壺”,統稱“三壺”。

三、其他可能的解釋

部分資料(如)提到“三壺”作為成語時,可表示“不斷倒酒”或“迎合他人态度”,但此用法較為少見,且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為引申或誤傳。

四、總結

“三壺”的核心含義仍以神話中的三座海上仙山為主,常見于文學、曆史類文本。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相關典故,可參考《拾遺記》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壺》的意思

《三壺》是一個成語,意指一個人在喝醉後,一瓶接一瓶地倒酒喝,形容酒量極大。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對酒的愛好或者形容一個人酒量很大。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三壺》這個詞可以拆分成“三”和“士”兩個部首。其中,“三”的部首是一橫,它的筆畫是3;“士”的部首是一立,它的筆畫是3。

來源

《三壺》這個成語最早出自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喻世明言·饕餮宴》第一則:“素聞貧士好色,豈得一偶。與友夢俱,攜手力赴王戊家,合枕箕山。”該成語用來形容文中的主人公曹子建的酒量極大。

繁體

《三壺》繁體寫作「三壺」。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對于《三壺》這個成語,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會有所差異。

例句

他真是個三壺之士,每次聚會都能一口氣喝下好幾瓶酒。

組詞

與《三壺》相關的組詞有:三人成虎、三心二意、三令五申。

近義詞

與《三壺》意思相近的成語有:痛飲、狂飲、豪飲。

反義詞

與《三壺》意思相反的成語有:疏材易貌、疏財仗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