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候的意思、三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候的解釋

中醫術語。候脈時,以指測寸、關、尺三處脈搏,每處均可分為浮、中、沉三種脈象,謂之三候。《素問·三部九候論》:“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決生死,以處百病,以調虛實,而除邪疾。” 王冰 注:“三部之内,經隧由之,故察候存亡,悉因於是。” 晉 楊泉 《物理論》:“名醫達脈者,求之寸口三候之間,則得之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三候”是中國傳統曆法中用于細化節氣變化的時序劃分方式,每個節氣(約15天)分為三候,每候5天,以自然現象或動植物活動特征命名,體現古人對物候規律的觀察總結。這一概念源自先秦文獻《逸周書·時訓解》,後由漢代《禮記·月令》完善,成為二十四節氣體系的重要補充。

從文獻記載看,“三候”系統完整記載于元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如立春三候為“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陟負冰”,通過冰層消融、冬眠蘇醒、魚類活動等細節反映氣候漸變過程。這種劃分方式融合天文、氣象、生物等多維度觀測數據,至今仍應用于農業時令參考,如《中國農諺》收錄的“驚蟄三候桃始華,倉庚鳴,鷹化為鸠”便與果樹栽培密切相關。

在文化傳承方面,三候體系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的“二十四節氣”組成部分,其科學價值在《中國科學技術史》等著作中均有專章論述,印證了中國古代天文曆法的精密性。現代氣象學研究也表明,三候描述與東亞季風區物候序列存在高度相關性,相關成果可見《地理學報》等核心期刊的物候觀測報告。

網絡擴展解釋

“三候”在不同領域有不同含義,以下是綜合解釋:

一、中醫術語

指脈診的三個部位及對應脈象:

  1. 診脈部位:寸、關、尺三處脈搏,每處可細分為浮(輕按)、中(中等力度按)、沉(重按)三種脈象,合稱三候。
  2. 臨床意義:通過三候脈象判斷疾病虛實和預後,如《素問·三部九候論》提到“部有三候,以決生死”。

二、節氣劃分

中國古代将每個節氣細分為三候,每候5天,三候共15天為一個節氣:

  1. 時間單位:一候=5天,三候=1個節氣。
  2. 物候特征:每候對應自然現象或動植物變化,例如:
    • 立夏三候:蝼蝈鳴、蚯蚓出、王瓜生;
    • 清明三候:桐始華、田鼠化鹌、虹始見。

三、其他延伸含義

古代農業中,三候也用于描述季節變化的三個階段(初候、中候、末候),如春季不同階段的氣溫與植物生長狀态(注:此解釋來自低權威性網頁,供參考)。


提示:若需特定節氣或疾病診斷中的三候案例,可參考來源網頁進一步了解。

别人正在浏覽...

謗史冰輪層漢崇化坊創舉粗漢大小大得解方殷泛交改度感同身受寒浦函三鎬宴衡計橫越洪泉候舍黃華蛔厥獲厎弧矢煎唧兢畏集菀急政具述誇父廉遜綿繭密深目瞪口歪内因鑷工濃密排水片長薄技辟隱仆牛遷延日月秋毫三夢侍巾栉十洲三島疏杼死巴巴司法廳素波鎖士他方太平禦覽調竽稊稗鐵券文通爥枉費心力绾手為壽無憑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