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候的意思、三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候的解释

中医术语。候脉时,以指测寸、关、尺三处脉搏,每处均可分为浮、中、沉三种脉象,谓之三候。《素问·三部九候论》:“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生死,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 王冰 注:“三部之内,经隧由之,故察候存亡,悉因於是。” 晋 杨泉 《物理论》:“名医达脉者,求之寸口三候之间,则得之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三候”是中国传统历法中用于细化节气变化的时序划分方式,每个节气(约15天)分为三候,每候5天,以自然现象或动植物活动特征命名,体现古人对物候规律的观察总结。这一概念源自先秦文献《逸周书·时训解》,后由汉代《礼记·月令》完善,成为二十四节气体系的重要补充。

从文献记载看,“三候”系统完整记载于元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如立春三候为“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陟负冰”,通过冰层消融、冬眠苏醒、鱼类活动等细节反映气候渐变过程。这种划分方式融合天文、气象、生物等多维度观测数据,至今仍应用于农业时令参考,如《中国农谚》收录的“惊蛰三候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便与果树栽培密切相关。

在文化传承方面,三候体系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二十四节气”组成部分,其科学价值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等著作中均有专章论述,印证了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精密性。现代气象学研究也表明,三候描述与东亚季风区物候序列存在高度相关性,相关成果可见《地理学报》等核心期刊的物候观测报告。

网络扩展解释

“三候”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含义,以下是综合解释:

一、中医术语

指脉诊的三个部位及对应脉象:

  1. 诊脉部位:寸、关、尺三处脉搏,每处可细分为浮(轻按)、中(中等力度按)、沉(重按)三种脉象,合称三候。
  2. 临床意义:通过三候脉象判断疾病虚实和预后,如《素问·三部九候论》提到“部有三候,以决生死”。

二、节气划分

中国古代将每个节气细分为三候,每候5天,三候共15天为一个节气:

  1. 时间单位:一候=5天,三候=1个节气。
  2. 物候特征:每候对应自然现象或动植物变化,例如:
    • 立夏三候: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
    • 清明三候:桐始华、田鼠化鹌、虹始见。

三、其他延伸含义

古代农业中,三候也用于描述季节变化的三个阶段(初候、中候、末候),如春季不同阶段的气温与植物生长状态(注:此解释来自低权威性网页,供参考)。


提示:若需特定节气或疾病诊断中的三候案例,可参考来源网页进一步了解。

别人正在浏览...

安顺龙宫熬熬班齿报亭船舫调熟地质罗盘頟頟房星分数线刚决隔二偏三公同訽詈鬼伶精过来人呵责昏因茄袋健仆浇浅惊白京兆眉妩精致矜己急派记取举首奋臂来处灵武隆渥胪唱庖子皮包骨头抔饮破晕钤摄侵凌寝食不安琼乳丘冢饶益软替山脚韶华如驶哨子盛编盛装十连柿叶素鬓台槐甜物体致投稿脱貂兔走鹘落外甥巫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