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侯的意思、三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侯的解釋

(1).以熊、虎、豹皮為飾的三種射靶。《周禮·夏官·射人》:“王以六耦射三侯。” 鄭玄 注引 鄭司農 雲:“三侯,熊、虎、豹也。” 孫诒讓 正義:“《論語·八佾》篇,集解引 馬融 雲:‘天子有三侯,以熊虎豹皮為之。’”《舊唐書·文苑傳中·許景先》:“今則不然,衆官既多,鳴鏑亂下,以苟獲為利,以偶中為能,素無五善之容,頗失三侯之禮。”

(2).指《三侯之章》。 清 錢謙益 《<梅村先生詩集>序》:“夫所謂不學而能者,《三侯》、《垓下》、《滄浪》、《山水》,如天鼓谷音,稱心衝口者是也。”

(3). 南朝 宋 之 沉攸之 、 譚金 、 童泰壹 三人的合稱。《南齊書·柳世隆傳》:“ 攸之 與 譚金 、 童泰壹 等暴寵狂朝,并為心膂,同功共體,世號‘三侯’。”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侯”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和發音(hóu/hòu)來區分。以下是主要解釋:

一、讀音為 sān hóu 的釋義

  1. 古代射禮中的三種箭靶
    以熊、虎、豹皮裝飾的射靶,用于禮儀活動。源自《周禮·夏官·射人》記載的“王以六耦射三侯”。

  2. 指《三侯之章》詩歌
    劉邦所作《大風歌》的别稱,因詩中有三處“侯”字而得名,如“威加海内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3. 曆史人物合稱
    指南朝宋時期的沈攸之、譚金、童泰壹三人,因地位顯赫被并稱為“三侯”。

二、讀音為 sān hòu 的釋義

  1. 古代物候曆法概念
    古代黃河流域将五日定為一“侯”,三侯為一“氣”(15天),全年共二十四節氣、七十二侯,用于指導農事。例如“鴻雁來”“蚯蚓出”等生物現象均為“侯應”。

三、易混淆概念

使用建議

可通過權威詞典(如《漢典》)進一步驗證具體語境下的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侯》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三侯》是中國古代的官職名稱,指的是位于諸侯之下的三個地方官職,包括大夫、卿、士。在古代中國的封建制度中,諸侯國是列侯封建等級制度下的封國,而在諸侯國之内,還設置了三個等級的官職。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三侯》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分别是「三」和「亻」(人的部首)。根據筆畫統計,「三」字有三畫,「亻」字是「人」字的簡化形式,有二畫。

來源與繁體

《三侯》一詞源于中國古代。在繁體字中,「三」字的寫法保持不變,而「侯」字的繁體形式為「候」。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三」字的寫法與現代相同,而「侯」字的古代寫法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人」字旁加上「句」字,表示封建等級制度中的官職侯;另一種是「人」字旁加上「子」字,表示古代對封建貴族的尊稱。

例句

1. 他是國家的一等三侯,權勢極大。

2. 三侯之位在封建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

組詞

三位侯爵、三宮六院、三品以上的侯爵、三皇五帝

近義詞

三司、三台、三公

反義詞

六卿、九卿、百官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