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晉 陸機 與弟 雲 、 耽 的合稱。《晉書·陸雲傳》:“不意三 陸 相擕闇朝,一旦湮滅,道業淪喪。”
(2). 南朝 齊 陸慧曉 三子 僚 、 任 、 倕 的合稱。《南史·陸慧曉傳》:“﹝ 陸慧曉 ﹞三子 僚 、 任 、 倕 并有美名,時人謂之三 陸 。”
(3). 唐 陸扆 、 陸希聲 、 陸威 的合稱。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四:“朝中 陸 氏三人,號三 陸 ,即相國( 陸扆 )洎 希聲 ,及 威 三人也。”
(4). 明 末 清 初 陸圻 、 陸培 、 陸堦 三兄弟的合稱。 清 王晫 《今世說·企羨》:“ 梯霞 名 堦 ,高文異采,與兄 麗京 ( 圻 )、 鯤庭 ( 培 )競爽一時,時號三 陸 。”
“三陸”是一個曆史術語,指不同時期陸姓人物的合稱,具體包含以下四種含義:
晉代三陸
指陸機及其弟陸雲、陸耽。三人以文學才華著稱,其中陸機、陸雲是西晉著名文學家,合稱“二陸”,加上陸耽則稱“三陸”。據《晉書·陸雲傳》記載,三人曾共同效力于朝廷,後因政治動蕩隕落。
南朝齊三陸
指南朝齊陸慧曉的三個兒子陸僚、陸任、陸倕。三人因品德和才能出衆,被時人并稱為“三陸”。《南史·陸慧曉傳》特别提到他們“并有美名”。
唐代三陸
包括陸扆(唐昭宗時期宰相)、陸希聲(學者)、陸威(官員)。三人因同朝為官且均姓陸,被宋人孫光憲在《北夢瑣言》中合稱為“三陸”。
明末清初三陸
指陸圻、陸培、陸階三兄弟。他們是明末清初杭州文人,以氣節和文學成就聞名,尤以陸圻參與編修《明史》而著稱。
注意:部分網頁提到“三陸”被引申為成語(指三次嘗試後成功),但此用法缺乏權威文獻支持,可能為現代網絡誤傳。建議優先參考曆史人物合稱的釋義。
《三陸》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用來形容一個地區或國家的三個陸地。陸地是指不被水域包圍的大片地區,通常指大陸。
《三陸》的拆分部首是“⺡”(水部)和“⺲”(矢部)。
它的總筆畫數為12畫。
《三陸》一詞來源于古漢語,結合了兩個詞語的意思,即“三”和“陸”。
“三”表示數目上的3,而“陸”表示大陸。
《三陸》的繁體字是「三陸」。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常見的寫法為「三陸」。
注意,漢字演變過程中,古代寫法和現代寫法可能有差異。
1. 這個國家有三個陸地,分别位于東、南和西方。
2. 在這個地區,三個陸地之間有着豐富的文化交流。
三洲、陸地、洲際、三國、大陸、陸上等。
三島、三州、三大洲等。
三海、三島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