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老五更的意思、三老五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老五更的解釋

古代設三老五更之位,天子以父兄之禮養之。《禮記·文王世子》:“適東序,釋奠於先老,遂設三老、五更、羣老之席位焉。” 鄭玄 注:“三老五更各一人也,皆年老更事緻仕者也,天子以父兄養之,示天下之孝悌也。名以三五者,取象三辰五星,天所因以照明天下者。”《禮記·樂記》:“食三老五更於大學。” 鄭玄 注:“三老五更,互言之耳,皆老人更知三德五事者也。” 孔穎達 疏:“三德謂正直、剛、柔。五事謂貌、言、視、聽、思也。”《漢書·禮樂志》:“養三老五更於辟廱。” 顔師古 注引 李奇 曰:“王者父事三老,兄事五更。”《後漢書·明帝紀》:“三老五更皆以二千石祿養終厥身。” 李賢 注引《漢官儀》:“三老五更,皆取有首妻男女全具者。”《三國志·魏志·高貴鄉公髦傳》:“其以 祥 ( 王祥 )為三老, 小同 ( 鄭小同 )為五更。”《北史·魏紀三》:“以 尉元 為三老, 遊明根 為五更。又養國老、庶老、将行大射之禮。”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老五更”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尊老制度,主要用于彰顯統治者對德高望重長者的禮遇。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三老”和“五更”是古代天子為推行孝道而設立的榮譽職位,通常由退休的年老官員擔任。天子以父兄之禮尊養他們,以此教化天下百姓重視孝悌倫理。

2.曆史淵源

3.職責與象征

4.文化意義

這一制度通過禮儀化的尊老行為(如宴會、天子親自奉食),強化了儒家倫理中的孝悌觀念,成為古代社會治理和道德教化的組成部分。

5.現代用法

作為成語,“三老五更”現多用于書面語,代指德高望重的長者或尊養傳統,例如:“公司效仿古制,以三老五更之禮對待退休專家。”

擴展閱讀:若需了解更具體的儀式流程或曆代演變,可參考《禮記》原文及鄭玄注疏(來源1、5、6)。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老五更

《三老五更》一詞意思是形容時間很晚,也可以用來形容夜間工作或者熬夜加班的情況。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三」和「老」,部首分别是「一」和「老」,筆畫分别是2和5。來源于古代的日夜分制,早晨5點到7點是丑時(以子時為始,依次為子、丑、寅、卯……),因此把這個時段稱為「老」,夜晚11點到1點是酉時,因此把這個時段稱為「更」,而丑時到酉時一共是8個時辰,也就是「三老五更」。

在繁體中,「三老五更」的寫法沒有區别,仍然是「三老五更」。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也沿用這個形式。不過,在一些古文獻中,會把它寫為「參老五更」,其中「參」的字形類似于「參」,讀音也類似于「參」。但這種寫法較少見,一般仍然使用「三老五更」。

下面是一個例句,說明了「三老五更」的用法:
小明:你昨天為什麼看起來這麼疲憊?
小紅:我昨晚加班到「三老五更」才回家。

一些和「三老五更」有關的組詞有:三更半夜、夜以繼日、深夜、過夜、宵禁等。近義詞可以是:熬夜、通宵等。反義詞可以是:早起、清晨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