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四方之志。 宋 朱熹 《次韻擇之進賢道中漫成》之二:“豈知男子桑蓬志,萬裡東西不作難。” 明 楊慎 《寄嚴維中》詩:“愧彼桑蓬志,甘此藜藿安。”參見“ 桑弧蓬矢 ”。
“桑蓬志”是中國古代文學中的典故詞彙,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桑蓬志”指“四方之志”,即胸懷遠大、志在四方的理想。該詞由“桑弧蓬矢”典故演變而來,古代男孩出生時用桑木作弓、蓬草為箭,射向天地四方,象征男兒當有經略四方之志。
《禮記·内則》記載,諸侯太子出生需以桑木弓射天地四方,後演變為普通家庭對男兒的期許。朱熹詩句“豈知男子桑蓬志,萬裡東西不作難”,楊慎“愧彼桑蓬志,甘此藜藿安”,均借典故表達對志向的追求。
主要用于古典詩詞,表達兩種意境:
微博網友@絲路博物志提及,此詞承載着以桑納福的傳統寓意,至今仍被用于文化類内容創作。
《桑蓬志》是指《紅樓夢》中賈母給寶玉寄送的一封信。意思是賈母希望寶玉能夠借鑒自然中桑蓬的志向,堅定自己的追求和理想。
《桑蓬志》的拆分部首為木和艹,桑字的筆畫為8畫,蓬字的筆畫為18畫,志字的筆畫為7畫。
《桑蓬志》的來源是出自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
《桑蓬志》的繁體字為「桑蓬志」。
由于桑蓬志是現代詞語,古時候沒有具體的寫法,但桑字、蓬字和志字都是古代标準文字,寫法基本沒有變化。
賈母在信中寫道:“桑蓬之志何浩然也,負歲月之精華而有壯志。”
桑樹、蓬蒿、志向、壯志
志向、抱負、追求、心願
懶散、消極、無志向、無抱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