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桑女子。 宋 范成大 《夏日田园杂兴》诗之四:“桑姑盆手交相贺,绵茧无多丝茧多。”
“桑姑”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详细解释:
“桑姑”一词承载了古代劳动女性的形象及农耕文化内涵,多见于诗词与文献中。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汉典》或古典诗词集等权威来源。
《桑姑》这个词是指古代汉族女子从小成年到结婚生子之前的一段时间,大约在15岁到20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女子被称为“桑姑”,也可以理解为“桑年轻女子”的意思。
《桑姑》可以拆分为两个部首:木(mù)和女(nǚ)。其中,木部表示该字与木相关,女部表示与女子相关。
《桑姑》共有14个笔画。
《桑姑》是中国古代汉字,是从古代文字发展演变而来的。它的繁体形式为「桑姑」。
古代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字形也有所变化。而《桑姑》这个词在古代的写法为「桒」字旁,右侧为「姑」字旁。字形更为简洁,书写时也有一定的规范要求。
1. 她现在是个年轻的桑姑,正在读书准备考大学。
2. 我的妹妹刚刚过了桑姑的年龄,已经开始帮忙家里的事情了。
桑姑可以组成一些其他词语,例如:
1. 桑蚕(sāng cán):指用桑叶养蚕并饲养蚕吐丝的活动。
2. 姑娘(gū niang):指年轻女子,也常用来代表未婚女子。
1. 幼女(yòu nǚ):指年幼的女孩。
2. 少女(shào nǚ):指13岁到17岁的女子。
已婚妇女(yǐ hūn fù nǚ):指已经结婚的女性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