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墳的意思、三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墳的解釋

傳說中我國最古的書籍。《左傳·昭公十二年》:“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杜預 注:“皆古書名。”“三墳”,三皇之書,也有認為系指天、地、人三禮,或天、地、人三氣的,均見 孔穎達 疏引。近人 章炳麟 《檢論·尚書故言》則謂:“墳、丘十二,宜即 夷吾 所記 泰山 刻石十有二家也。”今存《三墳書》,分山墳、氣墳、形墳,以《連山》為 伏羲 作,《歸藏》為 神農 作,《乾坤》為 黃帝 作,各衍為六十四卦,系之以傳,且雜以《河圖》,實系 宋 人僞造。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墳”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

一、古代典籍含義(主流解釋)

  1. 三皇之書
    指伏羲、神農、黃帝三位上古帝王的著作,内容涉及宇宙規律與治國大道。據《尚書序》記載,“三墳”與“五典”“八索”“九丘”并稱古書名,其中“墳”意為“大”,象征其承載的宏大思想。

  2. 《易經》的組成部分
    包含《連山》《歸藏》《乾坤》三部分,合稱“三墳”,是《易經》的核心内容。其作用并非占卜預測,而是用于證悟宇宙生成與萬物演化之理,如“三墳四易圖”揭示了從混沌至萬象的演變過程。

  3. 載體與命名考據
    “墳”可能指古代以泥土或石闆為載體的文獻形式,類似兩河流域的泥版或陶版。這一命名反映了早期文字記錄的物質形态。

二、引申含義(較少見)

指連續失去父母與配偶的極端悲痛,形容人生遭遇重大打擊。但此用法非主流,更多見于特定語境下的比喻。

争議與辨僞

現存《三墳書》被學者章炳麟等質疑為宋代僞作,因其内容雜糅《河圖》等元素,與先秦文獻記載不符。

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若涉及古籍,通常指三皇經典或《易經》體系;若描述情感創傷,則為引申比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麼是《三墳》

《三墳》是一個漢字詞語,它指的是人們所祭奠的三座墳墓,通常是父母的墳墓和自己的墓地。這個詞語也經常用來形容在生活中必須要履行的孝道和家庭責任。

《三墳》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三墳》的拆分部首是“三”,它是漢字的基本部首之一,表示“三個”。《三墳》一詞一共有11個筆畫。

《三墳》的來源

《三墳》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儒家文化,它強調孝道和家庭責任的重要性。在古代,人們視祭掃祖先的墳墓為一種道德和社會責任,并把這個行為看作是對祖先的尊重和懷念。

《三墳》的繁體

《三墳》的繁體字是「三墳」。

古時候漢字寫法

據了解,古時候《三墳》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在現代标準漢字中,它的寫法是「三墳」。

《三墳》的例句

1.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盡心盡力地照料好他們的《三墳》。

2. 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幾乎沒有時間去祭掃自己的《三墳》。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祭壇、祭拜、奠祭

近義詞:孝道、家庭責任

反義詞:不孝、不顧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