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大戶的意思、三大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大戶的解釋

後周 顯德 五年,令鄉村中以百戶為一團,每團選三大戶為耆長,察民家之姦盜,均民田之耗登。見《文獻通考·職役一》。後因稱耆長為三大戶。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十一:“ 罕 曰:‘賊者多以莊客,何以禦之?’仍召每村三大戶,與之帖,使人募壯丁二百。” 宋 蘇轍 《論衙前及諸役人不便劄子》:“ 嘉祐 以前,長名衙前除差三大戶外,許免其餘色役。”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大戶”是古代中國基層治理中的職役制度術語,具體含義如下:

一、基本定義

“三大戶”起源于後周顯德五年(958年)的基層管理制度。當時規定:鄉村中以每百戶為一團,每團選舉三大戶擔任“耆長”,負責地方治安與土地管理。

二、主要職責

  1. 監察職能:稽查民間盜竊、奸邪等違法行為(《文獻通考·職役一》記載)。
  2. 土地管理:核查田地産量增減,确保賦稅公平(宋司馬光《涑水記聞》提及)。

三、曆史演變

宋代延續了這一制度,如蘇轍《論衙前及諸役人不便劄子》提到,三大戶可免除部分徭役,成為地方治理的重要角色。

四、注意區分

需與成語“楚雖三戶”(指楚國屈、景、昭三大氏族)嚴格區分,二者雖均有“三戶”但無關聯。


提示:部分網絡資料(如)将“三大戶”解釋為地主、富農、中農的階級劃分,此說法缺乏權威文獻支持,建議以《文獻通考》等史料記載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大戶》的意思

《三大戶》是指古代社會中的三個大家族或大戶人家。這個詞通常用來描述在經濟、政治、社會等方面有着重要影響力的家族。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三大戶》的拆分部首是“戶”,總共有四個筆畫。

來源

《三大戶》一詞起源于中國古代社會。在古代,家族在社會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有些家族掌握着大量財富和權力,被人們稱為“大戶”。其中,又有三個家族的影響力最大,被合稱為《三大戶》。

繁體

《三大戶》的繁體字為「三大戶」。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三大戶」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古代漢字由于發展曆史悠久,書寫形式會隨着時代變化而有所調整。

例句

1. 在古代社會中,《三大戶》的權勢非常強大。

2. 這個城市的經濟由《三大戶》家族掌控。

組詞

大戶、富戶、豪門

近義詞

豪門、顯貴、權貴

反義詞

小戶、貧戶、普通家庭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