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棒的意思、三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棒的解釋

佛家臨濟宗的公案。 義玄 至 黃檗山 參谒 希運 禅師,問:“如何是佛法的大意?”三度發問,均被棒打。見《臨濟錄》。後宗門多用以警覺學人之執迷不悟者。《祖堂集·玄沙和尚》:“三棒愚癡不思議,浩浩溶溶自打之。”參見“ 當頭棒喝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棒”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兩類:

一、佛教臨濟宗公案(主流解釋)

源自唐代禅宗公案,指義玄禅師參谒黃檗希運禅師時三次發問均遭棒打的故事。該典故被收錄于《臨濟錄》,成為禅宗“當頭棒喝”教學法的典型代表,用以破除學人對語言文字的執着,強調直指人心的頓悟。後世禅門常引用此公案警示學人,如《祖堂集》中“三棒愚癡不思議”的詩偈便與此相關。

二、網絡延伸含義(非正式用法)

部分網絡資料提及“三棒”作為戲稱代指三星公司,帶有調侃産品缺陷的貶義色彩。但該用法未見于權威詞典或學術文獻,可能屬于特定網絡圈層的亞文化表達,使用範圍有限且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補充說明:

  1. 文學引用:唐詩中可見“綠羅裙下标三棒”等表述(如張保嗣《戲示諸妓》),此處“三棒”可能與唐代刑罰或歌舞表演形式相關。
  2. 民俗藝術:在湖南常德等地,“三棒鼓”是結合雜技與說唱的民間曲藝,但此處的“三棒”特指表演道具,與上述含義無直接關聯。

建議:若用于學術或正式場合,建議優先采用佛教禅宗釋義;網絡用語需注意語境以避免歧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棒》的意思

《三棒》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才學高超、出類拔萃。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三棒》的部首是木(mù),筆畫數為10。

來源

《三棒》最早出現在《南史·江總傳》中,形容江總的才智過人。

繁體

《三棒》的繁體字為「三棒」。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三棒》的寫法稍有不同,字形上有一些變化。

例句

他的才華橫溢,真是個三棒。

組詞

才棒、文棒、學棒、棒材。

近義詞

才華出衆、卓越、非凡。

反義詞

平庸、普通、平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