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薩滿教的意思、薩滿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薩滿教的解釋

一種原始宗教。流行于 亞洲 、 歐洲 的極北部等地區。 範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五章第二節:“薩滿教是一種類似巫術的原始宗教,巫師稱為甘,故又稱甘教。薩滿教的教義,以為整個宇宙由至尊統治,至尊居于天的最上層。善神居在天上,惡神居在地下,人類居在地上。惡人死後,打入黑暗地獄。人想升天,須由本人在天上的祖先紹介,人想和祖先交往,必須通過薩滿巫師。”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薩滿教是一種以萬物有靈論為核心的原始宗教體系,主要流傳于北亞、中亞及中國北方少數民族地區。以下是其核心内容的綜合解釋:

  1. 定義與起源
    薩滿教源于原始信仰,屬于泛靈論宗教,其名稱源自通古斯語中的“薩滿”(Shaman),意為“知者”或“中介者”。它并非嚴格意義上的制度化宗教,而是一類以巫師(薩滿)為中心的民間信仰活動集合。

  2. 核心信仰

    • 萬物有靈:認為自然萬物(山川、火、動物等)及人類均有靈魂,靈魂分為善靈與惡靈,能影響人類生活。
    • 三界宇宙觀:宇宙分為天堂(神靈居所)、人間和陰間(惡靈之地),薩滿能溝通三界。
    • 靈魂三分說:人類擁有生命之魂(隨死亡消失)、思想之魂(死後遊蕩人間)、轉生之魂(輪回轉世)。
  3. 薩滿的角色
    薩滿是人與神靈的中介,兼具巫師、醫者、領導者等多重身份。其能力包括占卜、驅邪、治病、控制自然現象(如天氣)等。傳承方式分血緣繼承(如滿族父傳子)和神選(通過身心考驗選定)。

  4. 主要儀式與習俗

    • 自然崇拜:拜火(視火為淨化之力)、拜山、祭祀日月星辰及動物圖騰(如虎、鷹)。
    • 面具與舞蹈:薩滿在儀式中佩戴象征神靈的面具,通過舞蹈與神靈溝通,儀式工具包括抓鼓、獸骨飾品等。
  5. 分布與影響
    主要影響中國東北至西北的滿族、蒙古族、鄂倫春族等阿爾泰語系民族,以及西伯利亞、北美洲原住民。盡管部分民族後來皈依佛教或伊斯蘭教,仍保留薩滿教遺俗。

提示:以上信息綜合了多來源的核心内容,如需進一步了解特定民族的薩滿習俗或儀式細節,可參考權威曆史文獻或人類學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薩滿教的意義

薩滿教是指原始社會中特有的一種宗教形式,主要存在于蒙古、西伯利亞、北歐等地區的遊牧民族中。薩滿教崇拜自然界的各種力量和神靈,相信宇宙萬物都有靈魂,并通過巫師(薩滿)與神靈溝通和祈禱,以獲得保護、庇佑和預言的力量。

拆分部首和筆畫

薩滿教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月)和⼙(刀),共有11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薩滿教》一詞最早來源于俄語“шаман”(shaman),在17世紀被西方人引入,後來逐漸成為國際上對這種宗教形式的通用稱呼。而在繁體字中,薩滿教通常被寫作“薩滿教”。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薩滿教一詞的寫法往往是“沙漫教”或“沙蠻教”,用來描述那些與漢族傳統宗教觀念不同的原始宗教形式。

例句

他的家族世代信仰着薩滿教。

組詞

薩滿儀式、薩滿巫師、薩滿文化

近義詞

巫術、巫神信仰、原始宗教

反義詞

正統宗教、文明宗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