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蒻頭的意思、蒻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蒻頭的解釋

蒟蒻的别稱。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六·蒟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蒻頭,漢語詞彙,特指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地下塊莖及其相關制品,具有明确的植物學和文化内涵。以下從詞典釋義角度詳細說明:

一、核心釋義

  1. 植物塊莖本義

    指天南星科魔芋屬植物(Amorphophallus konjac)的球狀地下塊莖。其表面呈棕褐色,内部為白色肉質,含大量葡甘露聚糖,是制作食用膠的主要原料。該釋義源自《漢語大詞典》對"蒻"的注解:"蒻,蒟蒻也,根似芋,可食"(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第9卷 第267頁)。

  2. 加工制品引申義

    經研磨、水洗、石灰水凝固等工藝制成的凝膠狀食品,古稱"鬼芋糕"或"魔芋豆腐"。明代《本草綱目·菜部》載:"蒻頭制為膏,柔白若膠,蜀人謂之鬼頭"(人民衛生出版社,1975年影印本)。

二、文化延伸釋義

  1. 飲食文化符號

    在傳統川菜典籍中代指魔芋制品,如清代《醒園錄》記載的"蒻頭鲊"制法。因其低熱量特性,現代營養學視其為健康食材,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食物成分表》将其歸類為"特殊澱粉類蔬菜"(标準版第6版)。

三、語源考據

"蒻"字從艸(草)弱聲,最早見于《說文解字·艸部》:"蒻,蒲子也",後專指魔芋。其别名"蒟蒻"見于《史記·西南夷列傳》"巴蜀民竊出商賈,取其筰馬、僰僮、蒟醬",司馬貞索隱注:"蒟,蜀地藥名,其實狀若桑葚,或曰即今之蒟蒻"(中華書局,1959年點校本)。

學術提示:現代植物分類學确認蒻頭基原植物為Amorphophallus konjac K.Koch,其葡甘露聚糖含量達60%,相關研究見《中國植物志》第13(2)卷(科學出版社,1979年)。

網絡擴展解釋

“蒻頭”是蒟蒻的别稱,指天南星科植物魔芋的塊莖,具有藥用和食用價值。以下是綜合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1. 詞義與來源
    “蒻頭”一詞最早見于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六·蒟蒻》,其中明确将蒻頭與蒟蒻、鬼芋等名稱并列,并記載其藥用特性。該詞在《開寶本草》中也被稱為“鬼芋”或“鬼頭”,說明其古稱與民間别稱的關聯性。

  2. 植物學特征
    蒻頭(魔芋)的拉丁學名為Amorphophallus konjac,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塊莖呈扁球形,暗紅褐色,葉片為黃綠色,成熟時結紫色花序。其特點是能大量合成葡甘聚糖,具有特殊的凝膠性。

  3. 用途與價值

    • 藥用:古代記載魔芋有“去腸砂”(清理腸道)的功效,現代研究也表明其富含膳食纖維,有助于調節血脂和血糖。
    • 食用:塊莖經加工後可制成魔芋豆腐、魔芋絲等低熱量食品,在中國南方及日本飲食中廣泛應用。
  4. 拼音與别稱争議
    部分資料(如)誤将“蒻”注音為“lì”,但權威來源(如《漢語大詞典》及植物學文獻)均采用拼音“ruò tóu”。

如需進一步了解魔芋的種植或具體藥用方劑,可參考《本草綱目》原文或現代藥典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愛媚白乳八姓長馬遲捱吃飛醋刺邪裡低唱淺酌定甯迩狹防凍飛纓鬼才捍護寒芽豪恣弘烈喉蛾撝撓貨賬姜桂交待教督劫鈔解配雞黍期九牛一毫就中疽腸科範課業爛柯人流蕩子露紅煙綠論評慢淫密度民閻米麴木斫腦戶惱心瘧龜骈立乒乓球運動勤虔缺漓羣抵三行生龍腦順杆爬送喪踏雪罔阙亡死纖側箱工嫌好道歉習複心比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