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枘方的意思、枘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枘方的解釋

“枘鑿方圓”的省語。比喻不調協。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聲律》:“凡切韻之動,勢若轉圜,訛音之作,甚於枘方;免乎枘方,則無大過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枘方”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可結合多個權威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枘方”是“枘鑿方圓”的省語,比喻事物間的不協調或矛盾關系。例如:

二、詞源與用法

  1. 古代典籍出處:

    • 出自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聲律》:“訛音之作,甚於枘方;免乎枘方,則無大過矣。”,此處借音韻不協比喻文學創作中的不協調。
    • 與屈原《九辯》“圜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龃龉而難入”一脈相承,體現“方圓不契”的哲學意象。
  2. 現代應用:

    • 多用于書面語或學術讨論,強調矛盾或不合邏輯的狀态。例如:“兩種理論體系如枘方,難以調和”。

三、相關成語

“枘方”與以下成語密切相關:

  1. 鑿圓枘方(或“方枘圓鑿”):榫眼為圓形,榫頭為方形,比喻雙方立場、方法等完全不協調。
  2. 圓鑿方枘:同義表述,常見于古典文獻。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用例,可參考《文心雕龍》或《九辯》原文,或查閱權威漢語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枘方

枘方(ruì fāng)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枘”和“方”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部首:林(木字旁)和方(方字底)

筆畫數:林(八畫)方(四畫)

來源

《枘方》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兵器的名稱。枘,是一種古代兵器的名字,用于攻城和戰鬥;方,表示直角或四方形狀。後來,人們将這兩個詞組合在一起,逐漸形成了“枘方”的漢字詞語。

繁體

在繁體字中,枘方的寫法仍然保持不變,即「枘方」。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是,對于枘方這個詞而言,其寫法并未經曆明顯的變化。

例句

1. 這把軍刀的刀柄上雕有枘方圖案,展示了古代戰争的勇氣和智慧。

2. 這個古老的城堡以其獨特的枘方構造而聞名于世。

組詞

枘方木、枘方形、枘方器

近義詞

木方、木函、木匣

反義詞

圓形、圓函、圓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