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枘鑿冰炭的意思、枘鑿冰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枘鑿冰炭的解釋

比喻事物尖銳對立,互不相容。 清 王鳴盛 《十七史商榷·南史合宋齊梁陳書十二·顧歡論道佛二家》:“愚謂 歡 所引道經頗确, 老子 即佛,本是一人,故無二法……惟與吾儒,則如枘鑿冰炭之不相合耳。”參見“ 枘鑿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枘鑿冰炭”是一個漢語成語,由“枘鑿”和“冰炭”兩個意象組合而成,形象地表達了事物之間根本對立、無法相容的狀态。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詳細解釋其含義、來源及用法:


一、字義解析

  1. 枘(ruì)

    指木器的榫頭,即器物凸出的插入部分。《說文解字》釋為“刻木端所以入鑿者”,強調其與鑿孔的對應關系。

  2. 鑿(záo)

    指榫眼,即器物上凹入的孔洞。《玉篇》稱“穿木也”,需與枘的形态完全契合方能穩固結合。

  3. 冰炭

    冰寒而炭熱,二者性質截然相反。《漢書·五行志》注:“冰陰寒,炭陽熱”,喻指矛盾不可調和。


二、成語釋義


三、典故溯源

成語化用自《楚辭·離騷》:

“不量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

(未測量榫眼便削榫頭,前賢因此遭禍。)

屈原以“枘鑿不合”隱喻自身忠貞與昏聩朝堂的沖突,後衍生出“冰炭”強化對立意象。宋代朱熹《楚辭集注》評:“枘鑿冰炭,言其不相容也。”


四、權威引用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

    “枘鑿冰炭:枘榫與鑿孔,冰與炭。比喻事物尖銳對立,互不相容。”

  2. 《成語大辭典》(商務印書館,2018)

    “源自《楚辭》,形容矛盾不可調和,如冰炭之不能同器。”

  3. 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

    “枘鑿:榫頭與卯眼。喻格格不入。冰炭:喻性質相反之物。”


五、用法示例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
  2.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成語大辭典》[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
  3. 王力等.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4. 朱熹. 《楚辭集注》[M]. 北京:中華書局,2013.
  5. 班固. 《漢書》[M]. 北京:中華書局,1962.

網絡擴展解釋

“枘鑿冰炭”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ruì záo bīng tàn,其核心含義是比喻事物尖銳對立,互不相容。以下是詳細解析:


1. 基本釋義


2. 出處與背景


3. 結構與用法


4. 使用示例


5. 擴展知識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清代《十七史商榷》或權威詞典中的詞條。

别人正在浏覽...

按期暗星雲報冤不謝慚駭赤精精麤雄打扳大米法皇放射化學費財勞民粉蝶兒分香覆被浮瓜沉李釜庾斧子高見鲠鲠顧累寒栗栗喊山橫酷冱霜江濑江鳐谏列減速緝報計考浄飾荩猷開拓刻忍快當括搭連漉鹵汁茂彥靡堅期驗僧伽彼山情牲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鼠肚雞腸四季豆四密探花使昙花一現提綱挈領梯路痛法退鋒郎瓦鬲微安[培]武猷向馬賊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