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gin the winter] 進入冬季
“入冬”指進入冬季,是描述季節轉換的常用詞彙。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指一年中秋季結束、冬季開始的階段,此時氣溫顯著下降,天氣轉寒。北半球通常将12月、1月、2月視為冬季,南半球則為6月、7月、8月。
南北半球差異
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北半球的入冬時間集中在12月至次年2月,而南半球則在6月至8月間進入冬季。
與“立冬”節氣的區别
使用場景與延伸含義
常用于描述氣候轉冷的現象,例如:“入冬後需注意防寒保暖”。也可比喻事物進入沉寂或儲備階段,如“市場交易入冬後趨于平淡”。
注意事項:入冬的具體時間因全球氣候變化存在波動,需結合當地氣象數據判斷。
《入冬》是一個成語,意思是進入冬季。冬季是四季之一,是指地球公轉至地軸南半球斜射陽光的季節。入冬可以指具體的日期,也可以指氣候環境的變化。
《入冬》由兩個部首組成:入(rù)和冬(dōng)。入是一個單筆畫的漢字,冬是一個六筆畫的漢字。
《入冬》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見于宋代文學家辛棄疾的《賀新郎·入冬》詞中。在繁體字中,入的字形稍有變化,但整體意義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入字的古代寫法比較簡潔,字形更為方正。冬字的古代寫法中加入了冂部,整體形狀更具裝飾性。
1. 這幾天氣溫驟降,真正意義上已經入冬了。
2. 現在是入冬的季節,要注意保暖。
入季、入夜、入寝等。
近義詞:進入冬季、進冬。
反義詞:離冬、出冬。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