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入冬的意思、入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入冬的解釋

[begin the winter] 進入冬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入冬是現代漢語中表示季節轉換的特定詞彙,其核心含義是指進入冬季,标志着秋季結束,冬季正式開始。以下從詞典釋義、字源解析及氣象标準三方面詳細說明:


一、詞典釋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定義:

入冬:動詞。進入冬季。

示例:北方地區一般于十一月入冬。

該詞強調季節更替的時間節點,特指氣溫持續降低、自然景象呈現冬季特征的起始階段。


二、字源與構詞解析

  1. 「入」:象形字,本義為「進入」,引申為時間或狀态的轉變起點。
  2. 「冬」:會意字,甲骨文像繩線兩端打結,表示「終結」;後演變為「四季之末」,象征寒冷、收藏的季節。

    構詞邏輯:二字組合凸顯「進入年終寒冷階段」的動态過程。


三、氣象學标準

中國氣象行業标準(QX/T 152-2012)規定:

入冬需滿足連續5天日平均氣溫≤10℃,且後續溫度穩定低于此阈值。

例如:北京常年入冬時間為11月1日,上海為12月3日。


四、文化關聯

傳統農曆将「立冬」節氣(公曆11月7日-8日)作為入冬标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

「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入冬」是兼具氣象科學性與文化時序性的漢語詞彙,既描述自然氣候的客觀轉變,亦承載農耕文明對季節周期的認知。其權威釋義需綜合詞典定義、漢字本源及氣象标準共同印證。

網絡擴展解釋

“入冬”指進入冬季,是描述季節轉換的常用詞彙。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指一年中秋季結束、冬季開始的階段,此時氣溫顯著下降,天氣轉寒。北半球通常将12月、1月、2月視為冬季,南半球則為6月、7月、8月。

  2. 南北半球差異
    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北半球的入冬時間集中在12月至次年2月,而南半球則在6月至8月間進入冬季。

  3. 與“立冬”節氣的區别

    •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固定為每年11月7日或8日,僅表示傳統季節劃分的起始。
    • 入冬:屬于氣象學概念,需連續5天平均氣溫低于10℃(因地區标準略有差異),實際時間可能比立冬晚2-3周。
  4. 使用場景與延伸含義
    常用于描述氣候轉冷的現象,例如:“入冬後需注意防寒保暖”。也可比喻事物進入沉寂或儲備階段,如“市場交易入冬後趨于平淡”。

注意事項:入冬的具體時間因全球氣候變化存在波動,需結合當地氣象數據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按金白規剝放悲哀變色眼鏡鼻鈎朝饑襯托麤衣惡食誕保頂首鬥柑發哕汾水遊閤分躬身官籍挂鐘讙舞火鋸獎賞監言急困境象幾種眷渥決明子拒命糠秕萊朱壘球連鋒連營磷酸龍魂露台麻地牡鑰年月拟待評卷辟強園浦帆乾旱窮家富路奇文共賞攘袵山郭省減聲訓身塔蝨瘕殊别舜日堯天愬告疏冗俗體梯崖骰錢尪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