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如持左券的意思、如持左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如持左券的解釋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 秦 韓 之王劫於 韓馮 、 張儀 而東兵以徇服 魏 ,公常執左券以責於 秦 韓 ,此其善於公而惡 張子 多資矣。”後以“如持左券”比喻很有把握。左券:古代契約分左右兩片,雙方各持其一,左片叫左券,由債權人收藏,作為憑據。 清 方苞 《頌銘》:“帝命遏亂,決勝萬裡,如持左券。”亦作“ 如操左券 ”。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二章:“督、撫兩大人這次用兵,計慮周詳,勝利如操左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如持左券”是漢語中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成語,其核心意義指對事情的成功有絕對把握。該詞源自中國古代契約制度,古人訂立契據時将竹木契約剖分為左右兩券,左券由債權人持有作為憑證,《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即有“公常執左券以責于秦韓”的記載。

從語義構成分析,“如”表示比喻,“持”指持有,“左券”特指契約左半部分。整體構成主謂結構短語,後凝固為成語,常作謂語或定語,多用于書面語境,例如:“工程師對新型橋梁的承重設計如持左券”。現代漢語中多與“胸有成竹”“勝券在握”等詞構成近義關系,與“心中無數”形成反義關系。

權威辭書《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将其釋義為“比喻對事情的成功有絕對把握”,《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則标注其語源出自《史記》。在曆史文獻中,《宋史·安丙傳》亦有“此事如持左券,保無它慮”的用例,印證了該成語在古代公文中的實際運用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如持左券”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内容詳細解釋:

1.本義與比喻義

2.出處與典故

3.用法與近義詞

4.例句與延伸

提示

此成語多用于書面語境,強調對結果的掌控力。若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史記》原文或漢典等古籍釋義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薄闆蔽隱饞鼎捶拉詞場大潤德育吊恤抵諆返少肥田豐亨豫大浮桁斧斤高嚴貢部狗口裡生不出象牙官評晷時過密花蠟燭奂爛胡角鹄鑰講古将蝦釣鼈驚恐金律槿榮進陟集權計聽揪捽開元寺刻溪口陳柳鬟溜乾二淨淪胥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捋須呂召每事問徘徊歧路普濟衆生起草氣惱惸獨趨朝溶洞山妪聲色事不有餘鼠穴尋羊隨直太陰草外鈔畏沮相規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