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制食品名。《初學記》卷二六引 晉 盧谌 《祭法》:“夏祠别用乳餅,冬祠用環餅。”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清明節》:“節日坊市賣稠餳、麥餻、乳酪、乳餅之類。” 元 楊允孚 《灤京雜詠》上:“營盤風軟浄無沙,乳餅羊酥當啜茶。” 郭沫若 《孔雀膽》附錄《昆明景物》:“ 鄧川 乳扇與 路南 乳餅,均 雲南 名産,為羊奶所制,素食妙品也。甜食鹹食均可。”
乳餅是一種傳統乳制品,主要流行于中國雲南地區,其含義和特點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乳餅是雲南大理白族人和路南撒尼人制作的奶酪類食品,白語稱為"yond bap",字面意為"羊奶"(因形似月餅得名)。主要用山羊奶或牛奶制成,其中山羊奶制品質量最佳。
外觀呈白色塊狀,質地類似豆腐,屬于半固态乳制品,具有奶酪的典型特征。
最早記載見于晉代盧谌《祭法》,宋代《東京夢華錄》記載其作為清明節市售食品,元代文獻描述其與奶茶搭配的食用方式。在雲南少數民族地區,曾是節慶待客的珍貴食物。
注:更詳細的曆史文獻記載可參考《初學記》《東京夢華錄》等古籍原文。
《乳餅》是一個中文詞彙,其主要指的是一種以牛奶、奶粉等為主要原料制作的食品。它通常有圓形或方形的形狀,外表平整,口感香甜。作為一種甜點或零食,乳餅在中國的南方地區十分流行。
根據《康熙字典》的拆分規則,可以将《乳餅》拆分為“乙”、“口”和“饣”的部首。其中,“乙”是第二筆畫,“口”是第一筆畫,“饣”是第七筆畫。
《乳餅》的繁體寫法為「乳餅」。
在古代,「乳餅」這個詞的寫法會有所不同。例如,在《康熙字典》中,字形比較接近現代的寫法,但是在古籍中可能會出現一些異體字的寫法。
1. 今天我買了一些乳餅來招待客人。
2. 這家糕點店的乳餅出售得很火爆。
組詞:奶酪、牛奶、奶茶、乳制品
近義詞:牛乳酪、奶酥
反義詞:肉餅、魚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