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茹剛吐的意思、柔茹剛吐的詳細解釋
柔茹剛吐的解釋
[deceive the good and afraid of evil] 《詩·大雅》:“人亦有言:柔則茹之,剛則吐之。維仲山甫,柔亦不茹,剛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強禦。”孔穎達疏:“喻見前敵寡弱者則侵侮之,強盛者則避畏之。”後以“柔茹剛吐”比喻欺弱避強,欺軟怕硬。亦作“吐剛茹柔”
詳細解釋
《詩·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則茹之,剛則吐之。維 仲山甫 ,柔亦不茹,剛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彊禦。”後因以“柔茹剛吐”比喻淩弱畏強,欺軟怕硬。
詞語分解
- 柔茹的解釋 柔懦。茹,通“ 懦 ”。《韓非子·亡徵》:“緩心而無成,柔茹而寡斷,好惡無決,而無所定立者,可亡也。”參見“ 柔懦 ”。
- 剛吐的解釋 謂不畏 * 。語出《詩·大雅·烝民》:“柔亦不茹,剛亦不吐。” 唐 司空圖 《效陳拾遺子昂<感遇>》詩之一:“強欺自天禀,剛吐信吾徒。”
網絡擴展解釋
“柔茹剛吐”是一個漢語成語,出自《詩經·大雅·烝民》,原句為“人亦有言,柔則茹之,剛則吐之。維仲山甫,柔亦不茹,剛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強禦”()。其核心含義是比喻人欺軟怕硬,對弱者欺淩而對強者畏懼。
詳細解釋:
-
字面含義
字面意思是“軟的吞下去,硬的吐出來”,以“柔”代指軟弱的事物,“剛”代指強硬的事物。茹(吞食)和吐(吐出)形成對比,形象化表達對弱者的壓制和對強者的妥協。
-
引申含義
比喻欺弱避強、欺軟怕硬的行為,常用于形容趨炎附勢、缺乏原則的人。例如:
- 古代文獻中常用此成語批判趨炎附勢的官員()。
- 近義詞包括“欺軟怕硬”“吐剛茹柔”。
-
用法與語境
- 語法結構:聯合式成語,作謂語或定語,含貶義()。
- 示例:“他對待下屬苛刻,面對上司卻唯唯諾諾,真是柔茹剛吐。”
-
文化背景
出自《詩經》對周朝賢臣仲山甫的贊頌,反諷當時社會中的不公現象。原意強調仲山甫不欺弱、不畏強的品格,後演變為批判與之相反的行為。
該成語通過生動的比喻,揭示人性中趨利避害的弱點,常用于文學、曆史評論或日常批判性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二
柔茹剛吐是一個成語,意思是表面柔弱但内在堅韌,能夠吐露出強烈意志和聲音。
拆分部首和筆畫:
- 柔: 木、氺,共9畫
- 茹: 艹、入,共8畫
- 剛: 刀、力,共2畫
- 吐: 口、土,共6畫
來源:
《晉書·衛玠傳》中有記載:“治見開下,人雖柔茹剛吐不為辭。”這句話中的“柔茹剛吐”形象地描述了真正的智者在言辭之間所展現出的謙和和堅定。
繁體:
《柔茹剛吐》繁體為「柔茹剛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會有一些變化,例如“柔茹剛吐”在古代可能會寫作「柔茹剛吐」。
例句:
1. 他平時看起來很溫和,但關鍵時刻他能夠柔茹剛吐,展現出堅強的意志。
2. 這位領導在外人面前總是柔茹剛吐,不被别人所動搖。
組詞:
1. 柔和:形容溫文爾雅,溫和柔軟的狀态。
2. 剛強:形容堅定不移,意志堅強的狀态。
3. 吐露:表示表達出心中的想法或感情。
近義詞:
1. 柔中有剛
2. 軟中有硬
反義詞:
1. 剛強
2. 剛直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