絨羽的意思、絨羽的詳細解釋
絨羽的解釋
也稱羽絨。鳥羽的一種。生在雛鳥的體表或成鳥的正羽基部,柔軟細小,有護體、保溫作用。可制禦寒的被服等。
詞語分解
- 絨的解釋 絨 (絨) ó 柔軟細小的毛:鴨絨。羽絨。駝絨。 棉、絲或毛制成的上面有一層細毛的紡織品:絨布。絨毯。絨衣。絲絨。 細布。 刺繡用的細絲:紅綠絨兒。 筆畫數:; 部首:纟; 筆順編號:
- 羽的解釋 羽 ǔ 鳥的毛:羽毛。羽絨。羽書。羽衣。羽扇。羽族(指鳥類)。羽旗。羽檄(羽書)。 魚類或昆蟲的翅膀,道教傳說中指會飛的仙人:羽翼。羽翰(翅膀)。羽士(.會飛的仙人;.道士)。 箭上的羽毛,借指箭:羽
專業解析
絨羽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指鳥類體表覆蓋的細軟羽毛,具有保溫、防水等核心功能。以下從語義構成、生物特征、功能及應用三個維度詳解:
一、語義構成與詞典釋義
-
語素解析
-
權威定義
據《現代漢語規範詞典》釋義:
絨羽(名):鳥類體表緊貼皮膚的柔軟羽毛,羽軸細短,羽枝細長且無小鈎,呈絨狀,具保溫作用。
來源:李行健主編《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4年,第1098頁。
二、生物特征與科學分類
-
形态結構
- 羽軸短小:長度通常不足1厘米,支撐力弱于正羽。
- 羽枝無鈎:羽枝間松散交錯,形成蓬松空氣層(鳥類學稱為“plumulaceous”結構)。
- 分布位置:多生于鳥類腹部、翼下及幼鳥體表(鄭光美《鳥類學》第2版,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87頁)。
-
分類地位
在羽毛分類體系中,絨羽與正羽(飛行羽)、纖羽(毛狀羽)并列三大類型(《中國動物志·鳥綱》第一卷,科學出版社,1997年)。
三、核心功能與應用
-
生物學功能
- 保溫隔熱:蓬松結構可滞留空氣,減少熱量散失(熱阻系數達0.8 clo/cm)。
- 防水輔助:底層絨羽吸附分泌的油脂,增強體表疏水性(Dove et al., Journal of Avian Biology, 2015)。
-
人類應用
- 紡織原料:鴨絨、鵝絨為羽絨制品主要填充物,保暖性能優于合成材料(GB/T 17685-2016《羽絨羽毛》國家标準)。
- 仿生學借鑒:基于絨羽結構的保溫材料用于極地科考裝備(王受之《設計中的設計》,中信出版社,2010年,第204頁)。
四、術語辨析與常見誤解
參考資料
- 李行健主編.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4.
- 鄭光美. 《鳥類學》第2版.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2.
- 國家标準《羽絨羽毛》(GB/T 17685-2016). 中國标準出版社.
- Dove, C.J. et al. Water repellency in duck plumage. Journal of Avian Biology, 46(1), 2015.
網絡擴展解釋
“絨羽”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層含義,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生物學定義(主要含義)
絨羽是鳥類羽毛的一種類型,具有以下特征:
- 結構特點:羽軸短且退化,羽支柔軟叢生,羽小支細長且無鈎狀結構,無法形成完整羽片。
- 分布位置:雛鳥體表或成鳥正羽(飛羽、尾羽)的基部。
- 功能:
- 保溫隔熱,幫助鳥類抵禦寒冷;
- 保護皮膚,緩沖外部沖擊。
- 特殊類型:包括雛絨羽、體絨羽和粉絨羽。其中粉絨羽能分解産生粉末狀物質,用于清潔羽毛或防水。
二、應用領域
絨羽(尤其是羽絨)被廣泛用于人類生活:
- 制品:羽絨服、枕頭、睡袋等禦寒用品;
- 獲取方式:通過定期采集鳥類胸部羽毛獲得。
三、文學比喻(較少見)
在成語中,“絨羽”可比喻柔軟細膩的質感或溫性格,如形容織物輕柔或性情溫潤。但此用法在現代漢語中較為罕見。
提示:如需了解絨羽的演化或具體鳥類案例,可參考權威生物學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阿呼地獄苞亂保送編戶避咎倡樂吃洋飯雠憤詞華翠館促醒粗衣淡飯雕雲頂色奪衣法辦芳香封蔽風裡楊花蜂腰削背伏魔大帝敷施臯臯宮縣怪神鼓腹擊壤過遇故事何怙講供檢質絞帶雞蛋裡挑骨頭棘突康時客亭黎元陸地馬牛秣馬脂車怒吼平伏憑文魄蕩魂飛樵蘇客起墳泅浮衢樽世間法疏險死士袒膊通應子魚團案退免橐侶亡子完籤烏有喜不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