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葑的意思、采葑的詳細解釋
采葑的解釋
語出《詩·邶風·谷風》:“采葑采菲,無以 * 。”葑即蔓菁,葉和根、莖都可食,但根、莖味苦。詩意謂采者不可因此連它的葉子都不要。後因以“采葑”為被人賞識器重的謙詞。 宋 秦觀 《謝程公辟啟》:“不謂修撰給事,誤賜采葑,曲加推轂。”
詞語分解
- 采的解釋 采 ǎ 摘取:采撷。采花。采摘。采制。 選取,搜集,開發,利用:采訪(搜集尋訪)。采納(接受意見)。采集。采伐。采購。采掘。采寫。 神色,精神:神采。精采。 同“彩”。 〔采采〕盛多的樣子。 古代指官
- 葑的解釋 葑 ē 古書上指“蔓菁”、“蕪菁”:葑菲(“葑”、“菲”都是菜名,後用“葑菲”表示尚有一德可取的意思,用“葑菲之采”為請人有所采用的謙辭)。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采葑”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
字源與出處
該詞源自《詩經·邶風·谷風》中的“采葑采菲,無以下體”。其中“葑”指蔓菁(蕪菁),是一種根、莖、葉均可食用的植物,但根部味苦。詩句本義是提醒采摘者不要因根苦而舍棄整株植物。
-
引申含義
後演變為謙辭,表示“被人賞識或器重”。例如“葑菲之采”比喻自身雖不完美,但仍希望對方能采納意見或任用,常用于自謙。
-
文化内涵
該詞體現了古代以植物喻人的修辭傳統,強調對他人優點的包容與尊重,同時暗含自我謙遜的态度,常見于文人交往或書信中。
-
現代應用
現代多用于文學或正式場合,表達對他人認可的感激或自薦時的委婉措辭,如“承蒙采葑,不勝榮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采葑》是一個漢字詞,意思是采摘葑菲。它的部首是艸,共有13個筆畫。根據漢字的字義和字形特點,可以推測《采葑》的來源可能是古代漢語中一種采摘某種草本植物的行為。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但是就《采葑》這個詞而言,我們無法找到明确的古代寫法。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它一定會使用草的部首和其他相關的部首組合而成。
以下是一個例句來幫助理解《采葑》的用法:我去山上采葑,準備做一道美味的菜肴。
和《采葑》相關的組詞可能有:采集、采摘、草莓、菲薹等。
近義詞可以是:摘取、采摘。
反義詞可能是:種植、播種。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我很樂意解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