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日及的意思、日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日及的解釋

木槿的别名。《爾雅·釋草》“椴,木槿;櫬,木槿” 晉 郭璞 注:“或呼日及,亦曰王蒸。”《文選·陸機〈歎逝賦〉》:“譬日及之在條,恒雖盡而弗悟。” 李周翰 注:“日及,木槿華也,朝榮夕落。”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三·木槿》:“此花朝開暮落,故名日及。”一說,朝菌的别名。《莊子·逍遙遊》“朝菌不知晦朔” 陸德明 釋文引 晉 司馬彪 曰:“大芝也。天陰坐糞上,見日則死,一名日及,故不知月之終始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日及”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需結合不同文獻和語境:

一、主要含義:木槿的别名

  1. 植物特性
    木槿花因“朝開暮落”的特性而得名“日及”,即清晨開放、傍晚凋謝,象征短暫易逝。這一解釋在《爾雅·釋草》《本草綱目》等古籍中均有記載。

  2. 文學引用
    如陸機《歎逝賦》中“譬日及之在條,恒雖盡而弗悟”,李周翰注将其比作生命易逝的意象。

二、其他含義

  1. 神話傳說中的異獸
    據《玄中記》記載,“日及”是西域大月氏國的一種神牛,其肉被割後可再生,被視為珍奇異獸。但此說法較少見于主流文獻。

  2. 與“朝菌”的關聯
    《莊子·逍遙遊》中提到的“朝菌”(一種朝生暮死的菌類),在司馬彪的注釋中也被稱為“日及”,但此解釋存在争議。

三、關于“成語”的補充說明

部分現代資料(如)将其解釋為“及時、趕得上”的成語,但此用法缺乏古籍支持,可能是現代引申或誤用,需謹慎對待。

建議:若用于文學或學術場景,建議優先采用“木槿别名”這一經典釋義,并标注古籍出處。

網絡擴展解釋二

《日及》的意思

《日及》是一個漢語詞彙,意為“太陽的照射範圍”。在古代,由于人們對太陽照射的範圍有着極大的關注,所以形成了這個詞彙。

《日及》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日及》的部首是“日”,筆畫總計為4畫。

《日及》的來源

《日及》一詞來源于《周易》中的《彖傳》。在《彖傳》一章中,有“日及之而冥”這句話,意為“太陽的光照到極遠的地方,可是仍然有遮蔽的黑暗”。後來,人們将這個短語取出,并合并為一個詞彙,即《日及》。

《日及》的繁體

《日及》的繁體字為「日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存在一些變體。關于《日及》這個詞,古時候的人們也有不同的寫法,比如「日及」可以寫作「日極」。

《日及》的例句

1. 長江的流域被日及的光芒照亮。

2. 雪山頂上的一切都被霞光日及。

《日及》的組詞

近義詞:日光、陽光、照射

反義詞:黑暗、遮蔽、陰影

這是關于《日及》的一些基本信息,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