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仁智的意思、仁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仁智的解釋

(1).仁與智。《孟子·公孫丑下》:“ 周公 使 管叔 監 殷 , 管叔 以 殷 畔;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 周公 未之盡也,而況於王乎?”參見“ 仁 ”。

(2).仁愛而多智。《韓非子·問田》:“故不憚亂主闇上之患禍,而必思以齊民萌之資利者,仁智之行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濟水》:“﹝ 徐偃王 ﹞長而仁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仁智”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仁”和“智”兩個核心概念組成,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仁與智的結合
    “仁”指仁慈、寬厚,強調道德層面的仁愛;“智”指智慧、才智,側重理性與判斷力。兩者結合形容人兼具善良品質與聰明才智,體現内外兼修的人格理想。

  2. 仁愛而多智
    引申為既具備博愛胸懷,又擁有深邃的見識與決策能力,如《韓非子·問田》所述:“必思以齊民萌之資利者,仁智之行也。”。


二、出處與典故

  1. 經典文獻中的體現
    • 《孟子·公孫丑下》以周公任用管叔為例,探讨“仁”與“智”的矛盾:明知管叔可能叛亂仍任用是“不仁”,不知而用則是“不智”,說明二者需平衡。
    • 《韓非子》強調“仁智”是超越個人安危、謀求民衆福祉的行為準則。

三、應用場景

  1. 人物品評
    常用于形容德才兼備者,如領導者或賢士,既心懷仁德,又處事睿智。

  2. 文化讨論
    在國學、教育領域,常探讨“仁智并舉”的修養境界,認為這是理想人格的體現。


四、相關成語


“仁智”融合了道德與智慧的雙重維度,既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對理想人格的概括,也應用于現實中對德才兼備者的評價。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或用法,可參考《孟子》《韓非子》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仁智的意思

《仁智》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具有仁愛之心并具有智慧的品德和能力。

拆分部首和筆畫

《仁智》的部首是人字底,并由7個筆畫構成。

來源

《仁智》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儒家思想。儒家強調人們應該具備仁愛之心,即對他人的關懷和同理心,同時也應該具有智慧,以正确地行事和解決問題。

繁體

《仁智》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仁智」。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書法中,《仁智》的字形可能有所不同,但整體來說比現代字形更加古樸和繁複。

例句

1. 她以仁智的态度處理了這個複雜的問題。

2. 作為領導者,他以仁智的品質赢得了團隊成員的尊重。

組詞

1. 仁義禮智:指的是儒家重要的四德,分别代表仁愛、正義、禮節和智慧。

2. 仁者智者:指的是具有仁愛和智慧的人。

近義詞

1. 仁慈聰明:含有類似意義的詞語,強調仁愛和聰明智慧。

2. 仁智明理:表示具有仁愛、智慧和明理的品德。

反義詞

愚蠢狹隘:表示與仁愛和智慧相反的品質,即愚蠢和狹隘。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