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人鲊甕的意思、人鲊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人鲊甕的解釋

見“ 人鮓甕 ”。


亦作“ 人鮓甕 ”。 長江 險灘之一。在今 湖北 秭歸縣 西, 瞿塘峽 之下,號稱峽下最險處。 宋 人詩中常以之與 鬼門關 屬對。 宋 趙令畤 《侯鲭錄》卷三:“ 瞿塘 之下,地名 人鮓甕 , 少遊 嘗謂未有以對。南遷,度 鬼門關 ,乃用為絶句雲:‘身在 鬼門關 外天,命輕 人鮓甕 頭船。’” 宋 蘇轼 《竹枝詞》:“自過 鬼門關 外天,命同 人鮓甕 頭船。”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人鲊甕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殊曆史文化含義的典故詞彙,其字面可拆解為“人”“鲊”“甕”三部分。《漢語大詞典》釋義“鲊”為腌漬的魚肉類食物,“甕”指口小腹大的陶制容器。該詞組合後字面意為“腌漬人肉的甕”,實際源于長江三峽險灘的民間傳說,宋代詩人陸遊《入蜀記》曾記載歸州(今湖北秭歸)西側險灘被稱為“人鲊甕”,因水流湍急、舟船易覆,古人視此地如吞噬人命的腌甕。

這一名稱被曆代文人引申為險惡境遇的象征。範成大《吳船錄》描寫瞿塘峽時,以“人鲊甕中容萬斛,等閑江艦渾如屋”比喻江峽的兇險;黃庭堅《竹枝詞》中“命輕人鲊甕頭船,日瘦鬼門關外天”更将之抽象為人生困境的意象。現代《辭源》等工具書收錄該詞時,均強調其地理指代與文學隱喻的雙重屬性,體現了漢語詞彙“以物喻境”的獨特表現力。

網絡擴展解釋

“人鲊甕”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作為地理名稱

  1. 基本定義
    “人鲊甕”是長江上的險灘之一,位于今湖北秭歸縣西、瞿塘峽之下,以險峻著稱。宋代詩詞中常将其與“鬼門關”對仗,形容行船之兇險。

  2. 曆史與文學引用
    宋代趙令畤《侯鲭錄》記載,文人秦觀(少遊)南遷時曾作詩:“身在鬼門關外天,命輕人鲊甕頭船”,生動描繪了此處的地理險境。


二、作為成語

  1. 比喻意義
    成語“人鲊甕”比喻人的品質與所處環境或所從事之事不相匹配,類似于“德不配位”。

  2. 來源與典故
    該成語源自中國古代故事,通過“人”與“甕”(陶制容器)的對比,強調内外不符的寓意。


三、其他信息

總結來看,需根據語境區分其含義:地理名稱強調自然險境,成語則用于形容人與事物的不匹配。

别人正在浏覽...

騃竪繃瓷俵施避親才大難用豺狼當路塵頑車仗穿堂麤衣粝食動溶發祥傅科擺關谷鬼咤狼嚎過句孩兒參弘美呼畢勒罕毀丑護青虎穴狼巢教法角觡焦核雞鳴而起金鎗班罽衣具禮狂蔽狂險坤角兒力有未逮陸程馬架毛骨聳然排甲賠錢貨清樣窮涯撒敦三徙教申禍無良神機莫測蛇蠍市籴侍讀博士試新驷景太保棠苎襕衫天不絕人天末痛入骨髓退賠無正掀攪鸮心鸝舌翕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