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人鮓瓮 ”。
亦作“ 人鮓瓮 ”。 长江 险滩之一。在今 湖北 秭归县 西, 瞿塘峡 之下,号称峡下最险处。 宋 人诗中常以之与 鬼门关 属对。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三:“ 瞿塘 之下,地名 人鮓瓮 , 少游 尝谓未有以对。南迁,度 鬼门关 ,乃用为絶句云:‘身在 鬼门关 外天,命轻 人鮓瓮 头船。’” 宋 苏轼 《竹枝词》:“自过 鬼门关 外天,命同 人鮓瓮 头船。”
“人鲊瓮”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词语,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定义
“人鲊瓮”是长江上的险滩之一,位于今湖北秭归县西、瞿塘峡之下,以险峻著称。宋代诗词中常将其与“鬼门关”对仗,形容行船之凶险。
历史与文学引用
宋代赵令畤《侯鲭录》记载,文人秦观(少游)南迁时曾作诗:“身在鬼门关外天,命轻人鲊瓮头船”,生动描绘了此处的地理险境。
比喻意义
成语“人鲊瓮”比喻人的品质与所处环境或所从事之事不相匹配,类似于“德不配位”。
来源与典故
该成语源自中国古代故事,通过“人”与“瓮”(陶制容器)的对比,强调内外不符的寓意。
总结来看,需根据语境区分其含义:地理名称强调自然险境,成语则用于形容人与事物的不匹配。
《人鲊瓮》是一组汉字,意思是指“用人作实验,将人装在瓮中”。这个词的意义比喻残酷的实验,侵犯人权或伤害他人。
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人”、“鲊”和“瓮”。
1. “人”字的部首是“人”字部,可以表示与人相关的事物或意义。
2. “鲊”字的部首是“鱼”字部,表示与鱼类相关的事物或意义。
3. “瓮”字的部首是“瓦”字部,表示与瓦器相关的事物或意义。
这个词来源于传说,旧时候妖怪使用人体来制作法器,将人装在瓮中进行实验,因此形成了这个词。
在繁体字中,这个词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对于《人鲊瓮》这个词,古时并没有相关的记载。因此,对于古时候的写法无法给出确切的回答。
以下是《人鲊瓮》的例句:
1. 心狠手辣的邪恶科学家把人当成实验品,把他们关进了人鲊瓮。
2. 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是禁止了人鲊瓮这种残忍的行为。
组词:人体、实验、残酷。
近义词:人肉试验、人体实验。
反义词:人道、人权。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