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人鲊瓮的意思、人鲊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人鲊瓮的解释

见“ 人鮓瓮 ”。


亦作“ 人鮓瓮 ”。 长江 险滩之一。在今 湖北 秭归县 西, 瞿塘峡 之下,号称峡下最险处。 宋 人诗中常以之与 鬼门关 属对。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三:“ 瞿塘 之下,地名 人鮓瓮 , 少游 尝谓未有以对。南迁,度 鬼门关 ,乃用为絶句云:‘身在 鬼门关 外天,命轻 人鮓瓮 头船。’” 宋 苏轼 《竹枝词》:“自过 鬼门关 外天,命同 人鮓瓮 头船。”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人鲊瓮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殊历史文化含义的典故词汇,其字面可拆解为“人”“鲊”“瓮”三部分。《汉语大词典》释义“鲊”为腌渍的鱼肉类食物,“瓮”指口小腹大的陶制容器。该词组合后字面意为“腌渍人肉的瓮”,实际源于长江三峡险滩的民间传说,宋代诗人陆游《入蜀记》曾记载归州(今湖北秭归)西侧险滩被称为“人鲊瓮”,因水流湍急、舟船易覆,古人视此地如吞噬人命的腌瓮。

这一名称被历代文人引申为险恶境遇的象征。范成大《吴船录》描写瞿塘峡时,以“人鲊瓮中容万斛,等闲江舰浑如屋”比喻江峡的凶险;黄庭坚《竹枝词》中“命轻人鲊瓮头船,日瘦鬼门关外天”更将之抽象为人生困境的意象。现代《辞源》等工具书收录该词时,均强调其地理指代与文学隐喻的双重属性,体现了汉语词汇“以物喻境”的独特表现力。

网络扩展解释

“人鲊瓮”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词语,具体解释如下:

一、作为地理名称

  1. 基本定义
    “人鲊瓮”是长江上的险滩之一,位于今湖北秭归县西、瞿塘峡之下,以险峻著称。宋代诗词中常将其与“鬼门关”对仗,形容行船之凶险。

  2. 历史与文学引用
    宋代赵令畤《侯鲭录》记载,文人秦观(少游)南迁时曾作诗:“身在鬼门关外天,命轻人鲊瓮头船”,生动描绘了此处的地理险境。


二、作为成语

  1. 比喻意义
    成语“人鲊瓮”比喻人的品质与所处环境或所从事之事不相匹配,类似于“德不配位”。

  2. 来源与典故
    该成语源自中国古代故事,通过“人”与“瓮”(陶制容器)的对比,强调内外不符的寓意。


三、其他信息

总结来看,需根据语境区分其含义:地理名称强调自然险境,成语则用于形容人与事物的不匹配。

别人正在浏览...

白记悖然踩追畅利传遗出超大调达命铤鹿走险凤竹高谈虚论挂镰孤辰鲑膳谷食海不扬波鸿渐鸿消鲤息洪支楛矢角本磕碰夸俏连战皆捷聊复尔利疚丽口龙拏虎掷隆亲律人满袖春风没事儿鄳隘蒙直闹呵呵孥属偶力鹏鶱青霭琼浆玉液券商鹊巢鸠踞趣势濡鹈三竺审名身重适当其时爽拔数策树榾栋束脩素景鲐颜歪道歪行货亡国大夫雾裳舞羽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