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舊俗以農曆正月初七為人日。《太平禦覽》卷九七六引 南朝 梁 宗懔 《荊楚歲時記》:“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剪綵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又造華勝以相遺,登高賦詩。” 宋 高承 《事物紀原·天生地植·人日》:“ 東方朔 《占書》曰:歲正月一日占鷄,二日占狗,三日占羊,四日占豬,五日占牛,六日占馬,七日占人,八日占穀。皆晴明溫和,為蕃息安泰之候,陰寒慘烈,為疾病衰耗。”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人日》:“初七日謂之人日。是日天氣清明者則人生繁衍。” 歐陽山 《三家巷》十二:“‘人日’那天的絕早,醫科大學生 楊承輝 就起了床,急急忙忙地洗臉,刮胡子。”
(2).即工日。一種表示工作時間的計算單位。指一個勞動者工作一日。參見“ 工日 ”。
“人日”一詞具有雙重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
定義:農曆正月初七,又稱“人勝節”“人慶節”,是象征人類誕生的傳統節日,起源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的漢代。
起源與傳說:
傳統習俗:
定義:作為“工日”的别稱,指一個勞動者工作一日的計算單位,多用于工程或農業領域。
人日節在當代仍被部分地方保留,例如山東、陝西等地有“不過人日不出遠門”的習俗。若需更詳細的文化考證或地域習俗差異,可參考《荊楚歲時記》《北史·魏收傳》等古籍。
人日是指農曆正月初七,也稱為人生日,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在這一天,人們會祭拜祖先、祈求豐收和平安,同時也用來慶祝所有人的生日。
人日的拆分部首是“人”字的“亻”部,共有2個筆畫。
人日最早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天文化,人們在這一天祭祀天地神明,祈求五谷豐登、人民安康。後來,人們将這一天也用來慶祝生日,認為人日不僅是天地有情的一天,也是每個人都有特殊意義的日子。
人日的繁體字為「人日」,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人日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相同,沒有太大的變化。
1. 今天是人日,祝你生日快樂!
2. 人日這個節日可以追溯到古代。
人生、人民、人情、人世等。
生日、壽辰、誕辰等。
農曆七月初七,即中國的七夕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