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攘奪的意思、攘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攘奪的解釋

(1) [seize]∶掠奪;奪取

又攘奪他人之功,将侄子分茅列土。——《梼杌閑評——明珠緣》

(2) [grab]∶強占,霸占,不擇手段地獲得或據為己有

巧攘奪,弟婦作夫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詳細解釋

掠奪,奪取。《管子·八觀》:“裡域橫通,攘奪盜竊者不止。”《新唐書·李綱傳》:“ 齊王 元吉 為 并州 總管,縱左右攘奪,民愁苦。” 明 劉基 《吊諸葛武侯賦》:“般紛紛以攘奪兮,世不以為殃。” ********* 《日本帝國主義最近進攻中國的方策》:“所謂商租,所謂會辦,都是 日本 帝國主義攘奪 中國 土地的變相的名辭。”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攘奪”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指通過不正當手段争奪、搶奪他人的財物、地位、權力等,帶有強烈的強占或霸占意味。


詳細解釋

  1. 詞義解析

    • 攘:本意為推、排斥,引申為搶奪;奪:強行取得。兩者組合後,表示以暴力或詭計奪取他人之物。
    • 使用場景:多用于描述因私利而激烈争奪的情景,如戰争中的領土争奪、職場權力鬥争等。
  2. 出處與例句

    • 最早見于《管子·八觀》:“裡域橫通,攘奪盜竊者不止。”
    • 明代小說《梼杌閑評》例句:“又攘奪他人之功,将侄子分茅列土。”

近義詞與反義詞


英文翻譯

可譯為“seize”或“grab”,強調不擇手段地強占。


權威性說明

如果需要更多例句或出處細節,可以參考《管子》《新唐書》等古籍或相關詞典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攘奪是什麼意思

攘奪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搶奪、奪取之意。它可以用來描述一種奪取他人的財産、地位或權力的行為,常常帶有一種強烈的、暴力的意味。

拆分部首和筆畫

攘奪這個詞的部首是攵(攴),它是漢字中的一個常見部首,用來表示與攻擊、動作、沖擊等相關的義項。

攘奪這個詞一共由12個筆畫組成。具體的筆畫順序是:橫,豎,橫撇,捺,橫,豎鈎,橫,豎,橫撇,捺,橫,豎。

來源和繁體字

攘奪這個詞的來源較為複雜,它的構成部分有來自于《說文解字》的解釋。在古代,攘有時可以指打擊、消除或完全摧毀敵人的力量,而奪則指的是奪取財物等。

在繁體字中,攘奪保留了原來的字形,沒有發生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攘奪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其中攘可以寫作「攮」或「攘」,而奪可以寫作「奪」或「奪」。

例句

1. 他們聯手攘奪了公司的控制權。

2. 我不支持暴力和攘奪他人的財物。

3. 這場戰争是為了攘奪領土而展開的。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攘揚、詐奪、奪權、奪目

近義詞:搶奪、搶占、奪取

反義詞:保護、維護、守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