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偏重;着重。《洪秀全演義》第二一回:“将來天下大勢,必趨重海權。” 蔡元培 《三十五年中國之新文化》三:“其他各大學所研究的,大抵趨重于中外社會現狀與其趨勢。” 瞿秋白 《餓鄉紀程》四:“此後 北京 青年思想,漸漸的轉移,趨重于哲學方面,人生觀方面。”
“趨重”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qū zhòng,其核心含義為偏重、着重,強調對某一方面或領域的側重與傾向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趨”指趨向、側重于,“重”表示重視或偏重,組合後意為在整體中更關注或傾斜于某個特定方向。該詞常用于描述社會、思想或學術領域的重心轉移。
該詞多用于書面語或學術讨論,如分析政策導向(“經濟政策趨重環保”)、學科發展(“研究趨重實證分析”)等場景,體現對重點領域的明确傾向。
可通過來源網頁(如滬江線上詞典)查看更多曆史用例及擴展信息。
《趨重》是一個漢字詞語,包含兩個字——“趨”和“重”。根據《康熙字典》,趨的拆分部首為足,重的拆分部首為重。其中,“足”表示腳的意思,“重”表示重量或重要的意思。
根據《康熙字典》統計,趨的總筆畫數為7畫,而重的總筆畫數為9畫。
《趨重》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獻。它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或事物在重大問題面前的行動态度,表示為向重要的一方傾斜或傾向。
在繁體字中,趨重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趣重」。
根據曆史文獻,漢字在古代有許多不同的寫法。在古時候,趨重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詳情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才能确定。
以下是幾個使用《趨重》的例句:
1. 他對學業趨重于其他活動。
2. 在公司的發展計劃中,趨重長期可持續發展。
3. 這個政策在優先發展教育方面趨重。
與《趨重》相關的組詞有:
1. 追求重要(zhui2 qiu2 zhong4 yao4)
2. 不重不輕(bu2 zhong4 bu2 qing1)
3. 重視(zhong4 shi4)
4. 輕視(qing1 shi4)
與《趨重》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偏重(pian1 zhong4)
2. 重點(zhong4 dian3)
3. 傾向于(qing1 xiang4 yu2)
與《趨重》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1. 輕視(qing1 shi4)
2. 忽視(hu1 shi4)
3. 無所謂(wu2 suo3 wei4)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