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趨隅的意思、趨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趨隅的解釋

(1).向隅。《禮記·曲禮上》:“毋踐屨,毋踖席,摳衣趨隅,必慎唯諾。” 孔穎達 疏:“趨,猶向也;隅,猶角也。” 唐 張階 《無聲樂賦》:“是以素王閑居而觀, 蔔商 體政以妙,願盡趨隅之禮,以聞愷悌之要。”

(2).佛教指端坐靜修。 唐 楊衡 《宿陟岵寺雲律師院》詩:“願迴戚促勞,趨隅事休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趨隅”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向隅(指向角落)

  1. 本義:指走向角落或面向角落,常見于古代禮儀場景。例如《禮記·曲禮上》提到“摳衣趨隅,必慎唯諾”,描述整理衣襟後走向席位角落的禮儀動作,體現對他人的尊重。
  2. 引申義:可隱喻因不合群而孤獨的狀态,如“趨隅而立”暗含孤寂之意。

二、佛教中的靜修

在佛教語境中,“趨隅”指端坐靜修的行為。唐代楊衡的詩句“趨隅事休逸”便描繪了僧人于角落靜心修行的場景。

詞素解析

應用與關聯

以上解釋綜合了文獻考據與語境分析,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禮記》原文或佛教相關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趨隅——一個意義深遠的詞

趨隅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趨和隅。它的拆分部首是走和阝。趨的拆分筆畫為丿一乙,隅的拆分筆畫為隹阝。

趨隅這個詞最初來源于《周易》。在《周易》中,趨隅被用來形容人們在祭祀儀式中,趕忙行動、接近邊隅的行為。從字面上理解,趨意味着走向、追隨,隅則代表邊角、邊際。因此,趨隅可以解釋為追隨邊角或極端地追求。

趨隅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趨隅,保留了繁體字的特點。根據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趨可以寫成走,而隅可以寫成$\frac{夂}{⻌}$。在古代文獻中,我們可以看到這種古老的寫法。

以下是對趨隅這個詞的一些例句:

1. 他一直趨隅追隨着時尚

2. 有些人為了達到目标,會不擇手段,甚至趨隅行事。

除了趨隅,我們可以通過組詞來擴大詞彙量:趨向、趨同、趨勢、追隨等等。這些詞都與趨隅有一定的關聯。

近義詞方面,可以有趨避、追隨、追逐等詞語來表達類似的意思。

反義詞則有違背、背離、逃避等詞語,表示完全相反的意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