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曲喻的意思、曲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曲喻的解釋

(1).間接領悟。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聲容·習技》:“非我教之,傳奇小説教之也。由此而機鋒相觸,自能曲喻旁通。”

(2).間接譬喻。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軍次實錄>序》:“小官等荷蒙天恩主恩,得隨我 幹王 左右,朝夕誨訓,曲喻旁引,多方教導,化醒心腸。” 許傑 《談諷刺》:“雖有近于谏诤,卻又不類于谏诤,而有類于曲喻。”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曲喻”是文學修辭中的一種特殊比喻手法,其核心特點是通過間接、迂回的方式建立本體與喻體之間的聯繫,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多層次引申,形成更複雜的意象或哲思。與普通比喻的直接類比不同,曲喻需要讀者通過聯想和推理,才能理解隱含的深層含義。

曲喻的特點:

  1. 間接性
    不直接點明本體與喻體的相似點,而是通過其他屬性或動作的延伸建立關聯。例如艾略特在《普魯弗洛克的情歌》中寫道:“黃昏伸展在天際,像病人麻醉在手術台上”,将黃昏的頹靡與病人的無力感關聯,再引申出“麻醉”的靜止狀态,形成多層次的頹廢意象。

  2. 引申性
    在初始比喻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展,甚至形成邏輯鍊條。如約翰·多恩的詩句“我們的目光交織成線,擰成繩索”,先以目光喻線,再引申為繩索,暗喻情感的牢固。

  3. 跨域聯想
    常将抽象概念與具象事物結合,或跨越不同感官領域。例如“她的沉默是一把生鏽的刀”,将聽覺的“沉默”與視覺觸覺的“刀”關聯,再通過“生鏽”暗示鈍化的傷害。

與普通比喻的區别:

應用場景:

曲喻常見于詩歌、現代主義文學及哲學文本中,尤其在玄學派詩人(如約翰·多恩)和象征主義作品中,用以營造朦胧多義的審美效果。例如李商隱詩句“春蠶到死絲方盡”中,“絲”諧音“思”,通過蠶的生命周期曲折映射思念的綿長,亦具備曲喻特質。

由于缺乏具體搜索結果,以上分析基于文學理論中的常見定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建議查閱修辭學專著或對比喻分類研究的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曲喻》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曲喻》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指通過演奏曲子來寓意表達,常用于文學創作領域。

拆分部首和筆畫

《曲喻》的拆分部首為“曰”和“口”,總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曲喻》一詞來源于古人将音樂的美妙與文學的表達相結合的創作手法。在文學作品中使用曲喻,可以通過曲調和音樂的迷人之處來表達内心情感,使作品更具藝術感。

繁體

《曲喻》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曲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曲喻》的寫法可能略有差異,具體可以參考古代文獻和曆史記錄。

例句

以下是兩個關于《曲喻》的例句:

1. 他通過婉轉悠揚的琴聲,巧妙地使用曲喻手法,将自己内心的苦悶表達出來。

2. 這首詩用曲喻的方式,将大自然的美景描繪得淋漓盡緻,讓人感受到無窮的美好。

組詞

這裡列舉一些與《曲喻》相關的組詞:

- 曲調

- 喻意

- 演奏

- 表達

- 創作

近義詞

以下是幾個與《曲喻》意思相近的詞語:

- 樂喻

- 樂象

- 音律

反義詞

以下是幾個與《曲喻》意思相反的詞語:

- 直陳

- 明言

- 直述

- 實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