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取庸的意思、取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取庸的解釋

雇傭工。《管子·治國》:“今民……耕耨者有時,而澤不必足,則6*民倍貸以取庸矣。”《淮南子·缪稱訓》:“媒妁譽人,而莫之德也。取庸而強飯之,莫之愛也。”《漢書·景帝紀》:“吏發民若取庸采黃金、珠玉者,坐贓為盜。”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取庸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取庸”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不同文獻和語境分析:

一、基本含義

古代核心解釋:指“雇傭工”。這一用法在《管子·治國》《淮南子·缪稱訓》等典籍中均有記載,例如“民倍貸以取庸矣”即描述百姓借貸雇傭勞動力的現象。

二、延伸解析

  1. 詞源背景
    “庸”在古漢語中通“傭”,意為雇傭()。因此“取庸”可直譯為“獲取雇傭勞力”,多用于描述古代經濟活動中通過支付報酬獲取臨時勞動力的行為。

  2. 現代可能的誤解
    部分現代解釋(如)将“取庸”引申為“安于平庸職務,不求進取”,這可能是對“庸”字“平凡”含義的拆分理解。但需注意,此用法缺乏古籍直接支持,更多屬于現代語境下的引申。

三、使用場景

四、相關拓展

“庸”的其他常見含義包括:

建議需要深入考證時,優先參考《管子》《漢書》等原始文獻或權威字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取庸

取庸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獲取庸常之物或者獲取庸常之人。它由“取”和“庸”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取庸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為“又”(右手)和“庚”(久坐)。

來源

取庸一詞的來源于古代《莊子·列禦寇》一文,原意是對庸常的物品或人才進行獲取。

繁體

取庸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取庸的漢字寫法并沒有明顯的差異。

例句

他不滿足于取庸,努力追求卓越。

組詞

取庸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成新的詞語,例如:取長補短、取而代之。

近義詞

獲取、得到、獲得。

反義詞

放棄、丢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