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袪衣受業的意思、袪衣受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袪衣受業的解釋

撩起衣服前往受業。形容虛心求教。《韓詩外傳》卷三:“ 孟嘗君 請學於 閔子 ,使車往迎 閔子 , 閔子 曰:‘禮有來學無往教……’於是 孟嘗君 曰:‘敬聞命矣。’明日袪衣請受業。” 許維遹 集釋:“袪衣,亦猶舉衣而往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袪衣受業”是一個漢語成語,讀作qū yī shòu yè,其核心含義是形容人虛心求教的态度。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典故與出處

此成語源自漢代韓嬰的《韓詩外傳》卷三:

故事背景:孟嘗君欲拜闵子為師,派車迎接,但闵子以“禮有來學,無往教”為由拒絕。孟嘗君次日便“袪衣請受業”,即整理衣冠、親自前往求學,以示尊重。


三、結構解析

  1. 袪衣:古時衣袍寬大,行動時需提起下擺,表示莊重和急切。
  2. 受業:指接受教導或學習知識,體現對師道的尊崇。

四、現代用法


五、注意點

如需進一步探究典故細節,可參考《韓詩外傳》原文或權威漢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袪衣受業

袪衣受業(qū yī shòu yè)是一個漢字詞彙,由三個漢字組成。下面将從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方面對其作詳細介紹。

拆分部首和筆畫:

袪字的拆分部首是衣字,并且袪字本身沒有部首。袪字的總筆畫數為11,衣字的總筆畫數為6,受字的總筆畫數為8。

來源:

袪衣受業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禮記·學記》中的一句話:“有衣十年而學力。”意思是說一個人要花十年的時間來學習,這段時間被稱為“袪衣受業”。該詞表示一個人專注于學業、勤奮學習的狀态。

繁體:

袪衣受業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袪衣受業」。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會和現代有所不同。袪字可以寫作「黢」,衣字可以寫作「衤」,受字則可以寫作「又」。

例句:

1. 他踏入大學後,開始了四年的袪衣受業生活。

2. 小明每天晚上都要花幾個小時袪衣受業。

組詞:

- 衣物:指所穿的衣裳和洗滌的衣物。

- 受業:指學習的階段。

近義詞:

- 勤奮學習:指專心緻志地努力學習。

- 努力進取:指不懈努力追求進步。

反義詞:

- 放蕩不羁:指行為放縱,沒有恪守規矩。

- 不務正業:指不認真學習,不努力工作。

綜上所述,袪衣受業是一個形容專注于學業、勤奮學習的狀态的詞彙。拆分部首為衣字,總筆畫數為11。來源于《禮記·學記》中的一句話。在繁體字中寫作「袪衣受業」。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有所不同。例句中展示了詞語的用法。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可以進一步擴充我們對袪衣受業的理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