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诎纓插衽的意思、诎纓插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诎纓插衽的解釋

徒冠去纓,扱衽短衣。謂罪人之服飾。《管子·小匡》:“ 桓公 親迎之郊。 管仲 詘纓插衽,使人操斧而立其後。” 尹知章 注:“示将就戮。” 石一參 今诠:“詘纓,謂徒冠而去其纓。插衽,謂扱其衽如短衣然。刑人之冠服如是。”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诎纓插衽”是一個古代漢語成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該詞指古代罪人的特定服飾,表現為摘去冠帽的纓帶,并将衣襟掖入腰間,象征身份降為受刑者或待罪之人。

二、發音與出處

三、詳細解釋

  1. 诎纓:摘下冠帽的纓帶(古代冠冕的固定裝飾),表示失去尊嚴。
  2. 插衽:将衣襟掖入腰帶,使長袍變為短衣,方便受刑或勞作。
    ——此裝束是古代對罪人的一種标識,常見于文獻描述刑罰或請罪場景。

四、使用場景

五、注意

部分網絡解釋(如形容“勇敢無畏”)存在偏差,建議以權威典籍和辭書釋義為準。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管子》相關注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诎纓插衽》的意思

《诎纓插衽》是一個成語,意為拴住缰繩,插入襟邊。形容人矯健有力,英勇果斷。

拆分部首和筆畫

《诎纓插衽》的部首分别是言和纟,筆畫數分别為7和12。

來源和繁體

《诎纓插衽》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左傳·宣公十一年》。字形繁體為「詘纓插衽」,其中「詘」代表缰繩,「纓」代表缰繩的辮子或者尾巴。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中,「詘」的字形更為簡化,隻寫為「诎」,「纓」也簡化為「纓」,「插」和「衽」的字形保持不變。

例句

他在戰場上英勇無比,真可謂《诎纓插衽》。

組詞

诎衽、纓插、插衽

近義詞

拔劍四顧、乘勢擲竿、矢志不渝、快馬加鞭

反義詞

畏縮不前、望洋興歎、束手無策、一蹶不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