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渠堰的意思、渠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渠堰的解釋

亦作“ 渠匽 ”。攔水或鞏固堤防的建築物。《荀子·非相》:“與時遷徙,與世偃仰,緩急赢絀,府然若渠匽櫽栝之於己也。” 楊倞 注:“渠匽,所以制水。”《新唐書·百官志三》:“使者二人,正五品上。掌川澤、津梁、渠堰、陂地之政。” 馬烽 《三年早知道》:“過了 紅豆莊 隻見前邊出現了一條新修的大水渠,遠遠看見渠堰旁有三四個人,忙忙碌碌不知在幹什麼。”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渠堰是漢語中表示水利設施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人工修建的引水渠道及擋水堤壩,主要用于農業灌溉、防洪或蓄水。以下從詞典釋義、結構解析與權威參考角度詳細說明:


一、基礎釋義

  1. 指人工開鑿的水道,用于引導水流。《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為:“人工開鑿的水道:水~|溝~|紅旗~。”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2. 指擋水的低壩,用于擡高水位或蓄水。《漢語大詞典》解釋為:“擋水的低壩:堤~|都江~。”

    來源: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21.

  3. 渠堰(複合詞)

    二者結合後,泛指兼具引水與蓄水功能的水利工程系統,常見于農田灌溉體系。例如《中國水利史》中記載:“古代渠堰之設,以分江河之勢,溉田萬頃。”

    來源:周魁一. 中國水利史[M]. 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3.


二、結構特征與功能


三、曆史與詞源考據

“渠堰”一詞最早見于《漢書·溝洫志》:“穿渠引渭,起長安至華陰,溉田萬頃。”後演變為水利工程的統稱。《辭源》釋其本義為“水渠和堤堰”,強調工程的雙重屬性。

來源:商務印書館編輯部. 辭源(第三版)[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四、現代應用實例

在當代語境中,“渠堰”仍用于描述傳統灌溉系統(如陝西泾惠渠、四川東風堰),亦延伸指小型農田水利設施。水利部規範文件《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标準》(GB 50288-2018)明确将“渠系建築物(含堰、閘)”納入工程設計範疇。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标準[S]. 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8.


渠堰作為水利術語,本質是通過渠道引水與堰壩蓄水相結合的水利設施,其釋義需結合工程功能與曆史語境,方符合學術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渠堰”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渠堰”指攔水或鞏固堤防的水利建築物,由“渠”(人工開鑿的水道)和“堰”(擋水低壩)組合而成。主要用于調節水流、防洪灌溉,例如《新唐書》提到唐代設有專門管理“渠堰”的官職。

二、曆史文獻記載

  1. 《荀子·非相》:用“渠匽”比喻對事物的控制,楊倞注解為“制水之具”。
  2. 《新唐書·百官志》:記載唐代設立官員管理“川澤、津梁、渠堰”等水利事務。

三、現代應用與實例

現代語境中,“渠堰”仍指實際水利工程,如沣惠渠堰(西安灌溉工程)。部分方言或文學作品中可能引申為“穩定的環境”,但此用法較少見且缺乏權威文獻支持。

四、常見混淆

需注意與成語“渠成水到”(比喻條件成熟自然成功)區分,兩者含義無直接關聯。

别人正在浏覽...

八輩子白衣觀音寶磬背臣徧謝閟奧趁涼蟲虺楚弓得意洋洋颠翻冬天裡的春天放鷹風標公子烽爐子浮水共存亡官伯歸正赫連刀後槽喉嗉懷古傷今鹄鹄昏頭搭腦家舅翦商金剛努目浸提髡發擴招媚惑面授機宜辇從貧嘴薄舌菩薩面蹡蹡濟濟喬做棄井清風朗月請啟清玅奇情齊天缺欠饒勇日班聖笤聖先詩客霜晨霜缯讨索調引渟潴頭役推敵兔輪望江南篠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