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曲延,俯及。 南朝 梁元帝 《謝東宮赉賜白牙镂管筆啟》:“遠降鴻慈,曲覃庸陋。”
(2).深廣。《陳書·姚察傳》:“豈期朝恩曲覃,被之纓紱,尋斯寵服,彌見慙靦。”
“曲覃”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包含兩種含義,以下從釋義、出處及用法等方面進行詳細解析:
曲延,俯及
指恩惠或關懷廣泛延展、惠及他人,常用于表達自上而下的恩澤或謙遜态度。例如南朝梁元帝在《謝東宮赉賜白牙镂管筆啟》中寫道:“遠降鴻慈,曲覃庸陋”,意為感謝對方将深切的恩惠施予自己(謙稱“庸陋”)。
深廣
形容範圍廣闊、程度深厚,多用于描述恩德或情感的深厚。如《陳書·姚察傳》中“朝恩曲覃”即指皇恩深厚廣布。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見,屬于文言詞彙,多出現在古籍研究或特定文學創作中。若需在當代語境中使用,建議結合具體場景調整表述,以增強可理解性。
曲覃是一個古代的漢字詞語,它有多種含義。在古代漢語中,曲覃常用來表示表揚、歌頌、讴歌等意思。在《詩經·國風·周南·桃夭》一詩中,就有“曲彼桃夭,佩其素手。”的句子,意思是歌頌那些美麗的桃花。
曲覃的拆分部首是曲(音[qū],意思是彎曲)和覃(音[tán],意思是播種)。曲的筆畫數為6,覃的筆畫數為12。
曲覃是一個古代的漢字,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它的形狀來源于古代人們用手彎曲的樣子,表示播種的動作。
曲覃的繁體字是曲謹。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曲覃的形狀略有不同。曲的上部曾經是一道彎曲的線條,下部是一個類似于“土”字的形狀。覃的上部由兩個彎曲的線條組成,下部則是三個豎起的線條。
曲覃可以用在很多句子中,比如:
1. 他的詩文曲覃,深受人們的喜愛。
2. 這首曲子以曲覃高歌贊揚了勇敢的英雄。
曲曜、曲德、曲頌、曲高和寡、覃才、覃心儀、覃思等。
頌揚、歌頌、讚美、稱贊。
批評、指責、譴責、貶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