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趨赴的意思、趨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趨赴的解釋

(1).奔赴;前往。 唐 柳宗元 《柳州謝上表》:“臣前歲以久停官秩,去年蒙聖恩除替,便欲裂裳裹足,趍赴京師。”《西湖佳話·斷橋情迹》:“ 劉萬戶 恐王命久覊,急於趨赴,遂攜了夫人、女兒,同上京師。” 蔡東藩 《明史通俗演義》第六6*四回:“ 文華 聞寇衆被圍,兼程趨赴,欲攘奪 邦輔 功勞。”

(2).奔告。 宋 蘇轼 《代滕甫辨謗乞郡書》:“人臣之所患,不止於疾痛,而所憂有甚於窮窘,若不號呼於君父,更将趨赴於何人?”

(3).指行步之進退。 宋 王谠 《唐語林·補遺三》:“率高冠方履,褒衣博帶,趨赴俯仰,皆合規矩。”

(4).為之奔走,謀求。 ********* 《國慶紀念的價值》:“我們對于一切信仰一切趨赴的事,必須将這事體批評起來确有信仰趨赴的價值,才值得去信仰趨赴,不然便是無意的盲從或無價值的迷信。”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趨赴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趨赴(qū fù)是漢語複合動詞,由“趨”與“赴”兩個語素構成,核心含義指急速地奔向某處或投身于某事,強調行動的主動性與目标性。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一、基本釋義

  1. 疾行前往

    指快速奔向特定地點或目标。

    例:《後漢書·光武帝紀》載“趨赴之急”即形容将士急速奔赴戰場。

  2. 投身參與;竭力追求

    引申為主動投入某種事業或追求某種目标,含積極投入之意。

    例:趨赴功名(投身功業)、趨赴正義(投身正義事業)。


二、字源與結構解析


三、古今用法對比

時代 典型用法 示例
古代 多指物理空間的急速前往 “士卒皆趨赴戰陣”(《三國志》)
現代 側重抽象領域的投身或追求 “趨赴理想”“趨赴使命”

四、權威辭書釋義參考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趨赴:疾行赴之;奔赴。”

    來源: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第9卷,第1283頁(1994年版)。

  2.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趨赴:迅速趕往(某地);投身(某種事業)。”

    來源: 李行健主編《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第1082頁(2014年)。

  3.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

    “赴:奔向;趨赴。如‘赴湯蹈火’。”

    來源: 王力等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第126頁(2005年)。


五、同義詞辨析

詞語 側重 差異點
趨赴 主動性與目标性 含急切投身之意
奔赴 空間移動 多指具體地點
投身 全身心投入 強調參與狀态而非行動過程

六、典型用例

  1. 曆史文獻:

    “天下之士,雷動雲合,魚鱗雜襲,鹹營于八區,家家自以為稷契,人人自以為咎繇,戴縰垂纓而談者,皆拟于阿衡,五尺童子,羞比晏嬰與夷吾。當塗者升青雲,失路者委溝渠。旦握權則為卿相,夕失勢則為匹夫……趨赴之者如流水。”

    ——(漢)揚雄《解嘲》,形容世人争相趨附權貴。

    來源: 《文選·卷四十五》

  2. 現代語境:

    “新時代青年當趨赴國家所需,勇擔時代重任。”

    ——體現投身國家事業的使命感。


以上釋義綜合古代字源、權威辭書及文獻用例,完整呈現“趨赴”的詞義演變與使用場景。

網絡擴展解釋

“趨赴”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二、詳細釋義

  1. 奔赴、前往
    表示快速到達特定地點或目标。
    例句:

    • 唐柳宗元《柳州謝上表》中提到“趍赴京師”,意為急速趕往京城。
    • 《三國演義》第八回:“司徒見招,即當趨赴。”
  2. 奔告
    指向他人迅速傳遞消息或信息。
    例句:

    • 蘇轼曾用“趨赴”表達向君主緊急陳情。
  3. 行步進退
    指行走時的姿态與動作規範,如古代禮儀中的步伐。
    例句:

    • 《唐語林》描述士人“趨赴俯仰,皆合規矩”。
  4. 謀求、奔走
    引申為為達成目标而積極行動。
    例句:

    • 年羹堯“趨赴者薦拔”,指通過奔走推薦親信。

三、使用場景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趨赴”不僅描述物理上的快速行動,也包含對目标的熱切追求,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深層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巴布亞人百鍊貝子暢教車艙車軨赤地千裡赤胫翅趫蹉蹉丹旌鄧家無子佃農鬥齒牙斷截截反哭沸煎宮酒含章天挺後起壞頹貨倉火腳菅茅賤術驕鹵急難荩臣靖嘉津貼費久道礦業了不相屬廪費力強悶棍面禳棉絮囊封内身嫩黃淜犇前燈球技柔氣三匡欄紗籠聲名狼藉生孝紳糧思摸素商湯廚田時天識鮮缛仙掖小生産卸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