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阙月的意思、阙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阙月的解釋

不圓的月。 唐 杜甫 《宿鑿石浦》詩:“闕月殊未兮,青燈死分翳。” 仇兆鳌 注:“初三之月,為哉生明。闕未生,必初二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阙月是漢語中具有多重意涵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闡釋:

一、基本釋義 "阙月"指不圓滿的月亮形态,特指農曆每月初七、初八及廿二、廿三前後出現的上弦月或下弦月。《漢語大詞典》收錄此詞條,定義為"缺損不圓的月亮",強調其形态特征。

二、文學意象溯源 在古典詩詞中,阙月常被用作寄托離愁别緒的意象。王力《古代漢語》引宋代張先《青門引》"那堪更被明月,隔牆送過秋千影",指出此處"明月"實為缺月,暗含人事不圓滿的隱喻。

三、天文學解釋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編著的《中國天文年曆》記載,阙月對應的天文現象是月球運行至與太陽呈90度或270度夾角時的相位,此時可見月面被照亮約四分之一。

四、文化象征體系 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天文卷》中分析,阙月與滿月構成陰陽互補的哲學符號,體現中國古代"月滿則虧"的辯證思維,這種觀念可追溯至《周易·豐卦》"日中則昃,月盈則食"的記載。

五、字形演變佐證 《說文解字注》釋"阙"為"門觀也",其甲骨文象形兩座高台間留空之狀,後引申為缺失義,與"月"組合後形成"缺損之月"的會意結構,這種造字邏輯在《漢字源流字典》中有詳細考據。

網絡擴展解釋

“阙月”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阙月指不圓的月亮,特指農曆月初或月末的殘月。該詞由“阙”(通“缺”,意為不完整)與“月”組合而成,字面即“殘缺的月亮”。

二、字義分解

  1. 阙(quē):
    • 本義為“缺失、不完整”,如“衮職有阙”(出自《詩經》)。
    • 另讀作“què”,指古代宮門兩側的瞭望樓,如“宮阙”。
  2. 月:指月亮,或與月亮相關的意象。

三、文學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杜甫的詩作《宿鑿石浦》:“阙月殊未兮,青燈死分翳。”仇兆鳌在注釋中解釋:“初三之月為哉生明,阙未生,必初二也。”,說明詩中描繪的是農曆初二的月相。

四、相關詩句

後人常以“阙月”表達孤寂或未圓滿的意境,例如柳宗元與蘇轼的詩句中曾化用此意象。

五、總結

“阙月”既是對自然現象的客觀描述,也承載了文學中的情感寄托,常見于古典詩詞。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宿鑿石浦》原文或權威詞典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暴躁罷亞薄收不瞅不睬漕台陳井弛力齒少氣銳喘乏蟷蠰道神發腳反口富富有餘高翬個舊市跟腱觥責關門主義雇工閨籍海匪漢語大詞典剪燈新話介鱗技和金獸符絹頭倦意拘俗守常孔竅兩等小學堂蓮花台羅帕馬曹謎團木表暮鼓晨鐘傩禮屏毗破坐潛蓄清集青山一發侵佚犬牙相制忍痛生面食限世業術煎隨車緻雨特訊無稽誤亂鄉債閑盤兒顯允蕭疏鸮啼鬼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