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曲禮的意思、曲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曲禮的解釋

(1).《儀禮》的别名。《儀禮·士冠禮》“儀禮” 唐 賈公彥 疏:“且《儀禮》亦名《曲禮》,故《禮器》雲:‘經禮三百,曲禮三千。’ 鄭 注雲:‘曲猶事也。’事禮謂今禮也,其中事儀三千,言儀者見行事有威儀,言曲者見行事有屈曲,故有二名也。”

(2).《禮記》篇名。以其委曲說吉、兇、賓、軍、嘉五禮之事,故名《曲禮》。參閱《禮記·曲禮上》 孔穎達 疏。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曲禮”的詞義解釋,綜合古代文獻與現代研究,可從以下兩方面進行解析:

一、作為《儀禮》的别名 《儀禮》是儒家經典“十三經”之一,原名《禮》或《士禮》,漢代後稱《儀禮》。唐代賈公彥在《儀禮注疏》中提到“曲禮”即《儀禮》的别稱,因其中記載的禮儀細則繁雜,涉及冠、婚、喪、祭等三千餘項具體規範,故以“曲”(意為細節、委曲)修飾禮,強調其詳盡性()。

二、作為《禮記》的篇名 《禮記·曲禮》是《禮記》開篇章節,以“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辭”為核心原則,主要闡述日常行為規範:

  1. 禮的本質:通過細節體現對人的尊重,如“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強調道德準則()。
  2. 行為規範:涵蓋言語(如“長者不及,毋儳言”)、儀态(如“坐必安,立必正”)等具體場景,甚至細化到行走姿勢()。
  3. 社會功能:通過規範個人行為維護社會秩序,例如“賢者狎而敬之”體現等級與和諧的平衡()。

詞義演變:漢代後,“曲禮”逐漸特指《禮記》篇名,而《儀禮》的别名用法多見于學術讨論。現代語境中,該詞多用于研究古代禮儀文化,或借指精細的禮節要求。

網絡擴展解釋二

曲禮的意思

《曲禮》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指代古代禮儀中的一種行禮方式。

拆分部首和筆畫

《曲禮》的拆分部首是曲,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曲禮》一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周禮》。在古代禮儀中,《周禮》是詳細規定各種禮節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中包括了許多不同的禮儀方式,而曲禮就是其中之一。

繁體

《曲禮》是書寫《曲禮》一詞的繁體字形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中,《曲禮》一詞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沒有太大的變化。

例句

1. 古時候,重要場合上的曲禮非常莊重而莊嚴。

2. 學習曲禮,是了解傳統文化的一種方式。

組詞

正曲禮、貴曲禮、卑曲禮、周曲禮。

近義詞

曲拜、卑拜、躬禮。

反義詞

直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