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缺裾的意思、缺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缺裾的解釋

猶缺衽。 漢 劉向 《說苑·雜言》:“宮成缺隅,衣成缺裾。”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缺裾”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以從字面和引申義兩個層面來理解:

  1. 字面本義:

    • 缺: 指缺損、破損、不完整。《說文解字》:“缺,器破也。” 引申為衣物破損。
    • 裾: 指衣服的後襟、後擺,也泛指衣襟。《釋名·釋衣服》:“裾,倨也,倨倨然直,亦言在後常見踞也。” 《廣雅·釋器》:“裾,衣袍也。” 王念孫疏證:“裾即衣袌,袌即袍也。”
    • 合義: 因此,“缺裾”最直接的意思是指衣服的後襟或衣擺處有破損、缺失。這描述的是一種衣物因穿着、磨損或其他原因導緻後擺部分損壞的狀态。例如:“衣衫褴褛,缺裾少袖。”
  2. 引申義(更常用):

    • 由衣物後擺破損的形象,“缺裾”引申用來形容人行動不便、步履蹒跚、走路不穩的樣子。當衣物的後擺破損或缺失時,可能會影響行走的順暢或儀态,故以此比喻人行走困難或姿态不雅。
    • 這個引申義常用來描繪老弱、病患或極度疲憊之人行走時的狀态。例如:“老人拄杖而行,步履缺裾。” 或 “他病後初愈,行走尚顯缺裾。”
    • 更深一層,它有時也隱含有困頓、窘迫、不得志的意味,因為行動不便往往與身體狀況不佳或生活境遇艱難相關聯。

“缺裾”的核心含義是指衣服後襟破損,并由此引申形容人行走不穩、步履蹒跚的樣子,常與衰老、疾病、疲憊或困頓的狀态相聯繫。它是一個相對書面化且帶有一定形象色彩的詞語。

網絡擴展解釋

“缺裾”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1. 基本釋義
    指“缺衽”,即衣服的衣襟有缺失或破損。其中“裾”指衣服的大襟或前後部分(),因此“缺裾”字面意為衣襟不完整。

  2. 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漢代劉向的《說苑·雜言》:“宮成缺隅,衣成缺裾。”。此句以建築缺角和衣襟缺失為喻,表達事物難以達到絕對完美的哲理。

  3. 用法與語境
    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出現在古籍或學術讨論中。其近義詞為“缺衽”,反義詞暫無明确記載()。

  4. 擴展說明
    從構詞角度看,“缺裾”由“缺”(缺失)與“裾”(衣襟)組合而成,體現了漢語中通過具體事物表達抽象概念的構詞特點。類似表達如“缺憾”“缺陷”等,均以“缺”為核心語素。

别人正在浏覽...

安坐待斃拜茶遍疊猜謎兒操存層壑抄竊踳雜除喪蹴踐寸縷麤武大娘打情駡俏底兒掉帝宮抵牾底也伽斷戟發出發口煩字非同兒戲複合詞诰劄出身個兒漢震恒規嘩變花花草草護理檢刮計版解冕進武窘急空氣污染蠟嘴獵戶星六枝子露樸泥沈毆鬥乾坤親傍勤款棄席乞言羣季上鍋商議杓建守候天氣形勢提兜停機坪文簿夏甲仙山樓閣銜寃負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