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缺畫的意思、缺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缺畫的解釋

(1).文字缺漏筆畫。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練字》:“ 漢 初,吏民上書,字謬輒劾,是以馬字缺畫,而 石建 懼死。”

(2).舊時避諱字往往有意缺其筆畫,亦名“缺畫”。 宋 王應麟 《困學紀聞·雜識》:“ 成都 石經, 孟蜀 所刻,于 唐 高祖 、 太宗 之諱,皆缺畫。”

(3).指金石文字筆畫的缺損。 唐 韓愈 《石鼓歌》:“年深豈免有缺畫,快劍斫斷生蛟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缺畫”是一個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文字缺漏筆畫

指書寫時文字筆畫遺漏或書寫錯誤。例如,南朝梁代劉勰在《文心雕龍·練字》中記載,漢初官吏因“馬”字少寫一筆而獲罪,可見古代對文字規範的重視。

2.避諱缺筆

古代為避帝王或尊長名諱,故意少寫某字的筆畫。例如宋代王應麟《困學紀聞》提到,成都石經中唐代帝王名諱的缺畫現象。

3.金石文字筆畫缺損

指石碑、鐘鼎等金石文物因年代久遠導緻文字筆畫殘缺。唐代韓愈《石鼓歌》中“年深豈免有缺畫”即描述此類現象。


注意:部分資料(如)将“缺畫”解釋為“缺少繪畫才能”,但此用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是現代誤用,建議以傳統釋義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二

《缺畫》的意思

《缺畫》這個詞在漢語中表示某個漢字或符號因為缺少部分筆畫而形式不完整。它可以用來指代書法中的錯漏筆畫、雕塑中的殘缺圖案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

《缺畫》這個詞是由兩個部首組成的,分别是“缶”和“止”。其中,“缶”是指“罐”,它是一個象形字,拆分成四個筆畫。而“止”是指“腳步”,它是一個會意字,拆分成二個筆畫。

來源

《缺畫》一詞最早出現在《廣韻》一書中,書中解釋為“殘缺的漢字、一些字行如畫殘缺無楷”。後來,這個詞開始被用來形容文學、藝術方面的不完整或瑕疵。

繁體

《缺畫》的繁體字為「缺畫」,字形中把「畫」的右邊加上「畫」的上部,表示缺少了部分筆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有時候也會出現對于某個漢字漏寫或者變形的情況,這也可以被看作《缺畫》的表現。在古代史書和文獻中,也可以找到一些例證。

例句

1. 這位書法家的字寫得非常漂亮,沒有任何的缺畫。

2. 他刻的這塊石頭上的犬形雕刻有些缺畫。

組詞

1. 缺損:指物體或形象上由于磨損、破損等而缺少部分的情況。

2. 完整:與《缺畫》相對,指物體或形象的各個部分完好無缺。

近義詞

1. 殘缺:指物體或形象因為缺少部分而不完整。

2. 不全:與《缺畫》意思相近,指某個事物或對象存在不完整的部分。

反義詞

1. 完美:指物體或形象沒有任何缺陷或瑕疵。

2. 形狀:指物體或形象的外形、輪廓。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