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畎夷的意思、畎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畎夷的解釋

即 犬戎 。又稱混夷、昆夷。古 戎 人的一支,在 殷 周 時居于我國西北部。《尚書大傳》卷四:“ 文王 受命……四年伐 畎夷 。” 鄭玄 注:“ 畎夷 , 混夷 也。《詩》雲:‘ 混夷 駾矣,四年伐之。’”《史記·匈奴列傳》:“其後百有餘歲, 周 西伯昌 伐 畎夷 氏。” 司馬貞 索隱:“ 韋昭 雲:‘《春秋》以為 犬戎 。’ 大顔 雲:‘即 昆夷 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畎夷(拼音:quǎn yí)是中國古代西北地區的一支少數民族,屬于戎人的分支,在不同曆史文獻中也被稱為犬戎、混夷或昆夷。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名稱與族屬

2.地理位置

3.曆史事件

4.文化記載

畎夷是商周時期活躍于西北的遊牧部族,名稱多樣,地理位置明确,與中原王朝既有沖突也有文化交流。其曆史記載散見于《詩經》《尚書大傳》《史記》等文獻,是研究古代民族關系的重要對象。

網絡擴展解釋二

畎夷

畎夷是一個古代漢字,它的意思是河邊的土地或田地。它的字形由兩個部分組成,左邊是“夂”部,右邊是“田”部。

畎夷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畎夷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爾雅·釋诂》中,其中描述了畎夷為“水足田廣”,即位于水邊的廣闊田地。

在繁體字中,畎夷的寫法沒有變化,仍然保持着原來的樣子。

在古時候,畎夷的寫法有一些變化,它的字形如下:

夅夷:這種寫法中,夅是夂的古體,表示人走的樣子。

例句:

1. 青葵夷畎,白英舉袂。(《文選·孟雲卿傳》)

2. 文侯以在畎畝之中為務,能,則上辭也;亡,則下辭也。(《淮南子·禮俗變》)

一些與畎夷相關的組詞:

一些與畎夷近義的詞彙:

一些與畎夷反義的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