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勸學的意思、勸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勸學的解釋

[encourage learning;urge sb. to attend school] 勉勵人學習;鼓勵人努力學習

詳細解釋

(1).鼓勵人努力學習。《左傳·闵公二年》:“敬教勸學,授方任能。” 孔穎達 疏:“勸民學問。”《史記·儒林列傳序》:“今陛下昭至德,開大明,配天地,本人倫,勸學修禮,崇化厲賢。”

(2).古代官職名。猶後世之侍講、侍讀。《漢書·叙傳上》:“ 伯 少受《詩》于 師丹 。大将軍 王鳳 薦 伯 宜勸學,召見 晏昵殿 。” 王先謙 補注引 周壽昌 曰:“此蓋如後世侍講、侍讀之類。《後書·馬嚴傳》:除子 鱄 為郎,勸學省中。《楊秉傳》:以明《尚書》徵入勸講。皆是。《三國志》 蜀 尹默 、 譙周 為勸學從事,見本傳。 晉 孟嘉 為勸學從事,見 嘉 傳。 梁元帝 在 荊州 置勸學從事,見《玉海》。蓋州郡則加從事之稱。”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勸學”一詞的含義可從字面解釋和經典文獻解析兩個層面理解:

一、詞語本義

“勸學”由“勸”(勉勵、鼓勵)和“學”(學習)組成,字面意為鼓勵人勤于學習。其核心内涵包括:

  1. 勉勵态度:強調主動引導他人重視學習,如《左傳》記載“敬教勸學”;
  2. 時效性:提醒“少年時光不珍惜,衰老時悔之晚矣”;
  3. 社會價值:體現知識傳承的重要性,認為學習能提升個人發展并推動社會進步。

二、荀子《勸學》的拓展解析

作為《荀子》開篇名作,此文系統論述了學習理論,包含以下核心思想:

  1. 學習不可中止
    “學不可以已”開篇點題,以“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等比喻,說明後天學習對超越先天條件的作用;
  2. 積累與堅持
    通過“積土成山”“驽馬十駕”等類比,強調持續積累的重要性;
  3. 環境與教化
    指出“幹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凸顯環境與教育對人成長的影響;
  4. 實踐方法論
    提出“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主張廣泛學習與自我反思結合。

三、當代啟示

荀子文中的“勸”并非被動說教,而是通過比喻揭示學習規律。現代可引申為:主動適應知識更新、把握學習時機(的“早”與“持”)、注重學習方法(的“專一”)等維度。

網絡擴展解釋二

勸學的意思

勸學是指鼓勵、引導他人學習的行為,或者通過勸告、規勸等方式幫助他人積極向學。

勸學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勸學的拆分部首為力和言,共有11個筆畫。

勸學的來源和繁體

勸學一詞源自于中國古代經典之一的《論語》中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其中的“不亦樂乎”的意思就是勸他人學習的一種表達方式。

在繁體字中,勸學的寫法為勸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勸學的寫法并沒有固定規定,可能會根據不同的曆史時期和書寫風格有所變化。

勸學的例句

1. 師長對學生說:“勸學是為了你們的未來,要保持學習的熱情。”

2. 父親給兒子講述過去的故事,希望以勸學引導他更加努力學習。

勸學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勸導、勸告、勸導、勸勉、學習、鼓勵

近義詞:教誨、教導、教育、指引、引導

反義詞:勸逸、勸懶、怠學、推诿、逃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