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麴餅的意思、麴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麴餅的解釋

亦作“麯餅”。餅狀的酒母。 金 元好問 《甲午除夜》詩:“已恨太官餘麯餅,争教 漢 水入膠船。” 清 郝懿行 《證俗文》卷十七:“ 齊 人名麴餅曰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麴餅”一詞有兩種層面的含義,需結合字面本義與引申義綜合理解:

  1. 字面意義
    指古代用麴(發酵劑)制成的餅狀酒母,用于釀酒或面食發酵。例如金代元好問《甲午除夜》詩中提到的“太官餘麯餅”,以及清代郝懿行《證俗文》記載的齊地民俗稱麴餅為“媒”,均指向其作為發酵原料的功能。

  2. 成語引申義
    因其制作簡單且易變質的特點,衍生為成語,比喻過時、陳舊或不合時宜的事物。例如形容過時的技術、陳腐的觀念等,隱含“不再適用”的貶義色彩。

  3. 曆史文獻關聯
    該詞在古代詩詞和民俗記載中多次出現,如元好問以“麯餅”暗喻資源浪費,側面反映其作為日常物品的文化滲透。

使用場景建議:

若需進一步探究具體古籍用例或方言演變,可參考《證俗文》《元好問詩集》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麴餅的意思

麴餅(qū bǐng)是指用麴菌制作的圓形或薄片狀的食物。它是一種糕點,通常由麴曲、面粉、白糖等原料制成,口感酥脆,香甜可口。

拆分部首和筆畫

麴字由“麥”字頭和“曲”字旁組成。麥字是“禾”的簡化,表示與谷物有關。曲字表示彎曲的意思。麴字共有12畫。

來源與繁體

麴字最早見于《說文解字》。字形示意了用曲(酒曲)來發酵的過程。在繁體中,麴字保留了曲的原始形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麴字的寫法有一些變化,主要是與曲字的構造和部首位置有關。例如,在戰國時期,麴字寫作“曲”字旁加上“奴”字,表示奴隸與曲的關系。唐代以後,麴字的寫法逐漸趨于固定。

例句

1. 他做的麴餅香甜可口,十分受歡迎。
2. 這家店的特色就是賣各種口味的麴餅。

組詞

1. 麴蘖(qū niè):用于代表釀酒的遺物,如廢棄的酒曲。
2. 酒麴(jiǔ qū):用于釀造酒的菌種。

近義詞

酥餅、糕點、面點

反義詞

面條、面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