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畎浍的意思、畎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畎浍的解释

亦作“甽澮”。1.田间水沟。泛指溪流、沟渠。《书·益稷》:“予决九川距四海,濬畎澮距川。” 郑玄 注:“畎澮,田间沟也。”《汉书·李寻传》:“今 汝潁 畎澮皆川水漂踊,与雨水并为民害。” 颜师古 注:“畎澮,小流也。” 三国 魏 阮籍 《元父赋》:“甽澮不畅,垢浊寔臻。” 宋 王禹偁 《醴泉无源赋》:“任 大禹 之功深,寧归畎澮;纵 张騫 之力尽,曷识根源?” 清 顾炎武 《常熟县耿侯橘水利书》诗:“畎澮遍中原,粒食詒百姓。”

(2).疏浚。 唐 韩愈 孟郊 《秋雨联句》:“忧鱼思舟檝,感 禹 勤畎澮。” 宋 范仲淹 《上吕相公并呈中丞谘目》:“畎澮之事,职在郡县。”

(3).喻平庸。 南朝 梁 何逊 《临行公车》诗:“以兹畎澮质,重与沧溟舍。” 唐 元稹 《献荥阳郑公》诗:“自伤才畎澮,其奈赠珠何!”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畎浍”是一个由“畎”和“浍”两个单字组成的复合词,属于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农田水利系统。以下是具体解释:

1.单字释义

2.组合含义

“畎浍”合用泛指农田中不同规模的沟渠系统,既包括细小的田间水沟(畎),也涵盖较大的排水渠道(浍)。这一体系在古代农业中起到调节水量、防旱排涝的作用,是精耕细作的重要基础。

3.文化背景

该词常见于先秦文献,如《孟子·告子下》中“舜发于畎亩之中”,即以“畎亩”代指农耕生活,侧面反映“畎浍”与古代社会生产活动的紧密关联。

4.现代应用

如今“畎浍”已较少使用,多见于历史、农学或古文研究领域。如需进一步考证,建议查阅《说文解字》《农政全书》等典籍,或咨询专业文献数据库。

网络扩展解释二

《畎浍》的意思

《畎浍》(quán huī)是一个汉字词语,具有丰富的意义。它可以指田野里的水道,也用来形容一些湖泽、池塘之类的水域。

拆分部首和笔画

《畎浍》的偏旁部首是田字旁,拆分为“田”和“氵”。它共由12笔组成。

来源和繁体

《畎浍》起源于古代汉字,它的繁体字形为「畎澮」。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有所变化。《畎浍》的古字形可写为「畊」和「泇」。在经典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文人常常使用这样的字形。

例句

1. 他们在田间的畎浍边安营扎寨。

2. 湖面平静,只有偶尔传来一声畎浍的声音。

组词

1. 畎园:指以水道围绕的庭园。

2. 浍水:指湖泊或河流中的水域。

3. 畎畊:指水道旁的田地。

近义词和反义词

《畎浍》的近义词是「沟渠」,都用来形容水道或水域。而它的反义词可以是没有水泽的田地,也可以是干燥的土地。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