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圈點的意思、圈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圈點的解釋

(1) [punctuate]∶用加圓圈或點表示文章的句讀

(2) [mark with circles]∶在書或文稿上加圈或點,用來标出認為精彩、重要或值得注意的語句

詳細解釋

用加圓圈或點表示文章的句讀;圈點也常加在字句的旁邊,表示精采或重要。 清 黃宗羲 《答張爾公論茅鹿門批評八家書》:“ 鹿門 八家之選,其旨大略本之 荊川 、 道思 。然其圈點句抹多不得要領。” 清 曾國藩 《<經史百家簡編>序》:“試官評定甲乙,用朱墨旌别其旁,名曰‘圈點’。”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圈點”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定義

“圈點”指在書籍或文稿上添加圓圈(○)或點(•),主要用于兩種場景:

  1. 句讀标記:古代用于标注文章的斷句,類似現代标點符號的功能。
  2. 重點标注:标出精彩、重要或值得注意的語句,類似現代讀書筆記的标記方式。

二、曆史與用途

三、現代引申義

四、語言結構

該詞為并列式合成詞,由動詞“圈”和“點”組合而成,強調兩種标記動作的關聯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圈點

圈點是一個常見的詞語,常用作動詞或名詞。作為動詞時,圈點的意思是在字、詞或句子上畫圈或點出來以示重要或特殊;作為名詞時,圈點是指圈或點的形狀。

拆分部首和筆畫

圈點的部首拆分是從中間的“囗”進行拆分,可以看到兩個橫行的“十”字形構成了字的形狀。根據這個部首,可以知道圈點是與周圍環繞有關的概念。

根據筆畫,圈點總共有6畫。

來源和繁體字

圈點作為一個漢字,其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甲骨文,當時它的原義是指畫制圖形時劃出來的圈或點。隨着時間的推移,圈點逐漸演變成了現在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圈點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隻是字形更為繁複。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圈點在古時候的寫法會更加簡潔,字形較為方正,整體呈現出一種古樸的美感。

例句

1. 請你把這個論文中的關鍵觀點圈點出來。

2. 在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事情,需要用圈點的方式進行提醒。

組詞

1. 圈畫:畫圈。

2. 點綴:在作品中點狀地裝飾。

3. 指點:用手指圈圈點點的示意。

近義詞

1. 标記:在文字或物體上做出标記或标記出重點。

2. 畫圈:用筆在字、詞或句子周圍劃出圈來強調。

反義詞

1. 想不通:對事情一無所知或無法理解。

2. 沒有關聯:與字、詞或句子無任何聯繫或重要性。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